吴冠中:代沟不是以时代来划分,而是以思想划分的

吴冠中“他说我是画幸福的画家,其实我喜欢悲剧”吴冠中说从一开始就喜欢梵高,一见就喜欢,在法国的时候,也是喜欢“强烈的东西”,一回来以后,都走不通,没有办法。他说得很直接,“要生存,还要我的艺术能够发展,因此我就找秀丽的办法。用水彩画,抒情的,因为这样..
https://muzhiart.com/cms/show-4010.html 2025-01-21

被誉为“中国的梵高”,他的花鸟画妙趣无穷

石壶(1913-1976年),原名陈子庄,现代著名的国画家,被誉为“中国的梵高”、“画坛怪杰”,四川荣昌人,早期作画号兰园,中期号南元、 下里巴人、陈风子(陈疯子)、十二树梅花主,晚年号石壶。石壶父亲为民间画工,受其影响,自幼喜爱绘画,初学工笔,后改写意。青年时期..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879.html 2024-03-08

梵高的代表作

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非常丰富,但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星夜》(Starry Night),这是一幅于1889年创作的油画。这幅画描绘了一片星空,星星和月亮闪烁在深蓝色的天空中,而树木和建筑物则呈现出梦幻般的形态。这幅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元素,被誉为现代艺术..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532.html 2023-06-14

长安画派—"中国式梵高"并合传统与生活的艺术主张

"长安画派”他们的绘画题材以山水、人物为主,兼及花鸟;作品多描绘西北,特别是陕西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其中尤钟情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山山水水;在创作手法上,他们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该画派以赵望云、石..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531.html 2023-06-13

梵高:“除了我,他是世界上画花最好的人

“除了我,他是世界上画花最好的人。”—— 梵高奥迪隆·雷东(Odilon Redon,1840--1916)法国画家,19世纪末象征主义画派的领军人物。雷东在美学上主张发挥想象而不依靠视觉印象。19世纪70年代末他开始创作石版画,共创作了近200幅。..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383.html 2023-03-04

吴冠中:张大千画漂亮,潘天寿画美

张大千 天风海水吴冠中说从一开始就喜欢梵高,一见就喜欢,在法国的时候,也是喜欢“强烈的东西”,一回来以后,都走不通,没有办法。他说得很直接,“要生存,还要我的艺术能够发展,因此我就找秀丽的办法。用水彩画,抒情的,因为这样的东西轻松愉快,大家能接受,非..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353.html 2022-12-23

印象派是如何分裂的?

说起印象派,有那么几个名字永远高挂天顶: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德加... ...自 1874 年第一次展览,此后的 12 年里,类似展览陆续开了 7 次。终于到 20 世纪,莫奈与雷诺阿活着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国家收藏,而受印象派影响的梵高、高更与塞尚,各自成为新传说。多年后听来,这是艺术史上最传奇的..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328.html 2022-12-12

石壶画鸟,百看不厌

石壶(1913-1976年),原名陈子庄,现代著名的国画家,被誉为“中国的梵高”、“画坛怪杰”,四川荣昌人,早期作画号兰园,中期号南元、 下里巴人、陈风子(陈疯子)、十二树梅花主,晚年号石壶。石壶父亲为民间画工,受其影响,自幼喜爱绘画,初学工笔,后改写意。青年时期曾以画纸扇为生,还当过肉铺伙..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281.html 2022-10-25

吴冠中:张大千画漂亮,潘天寿画美

张大千作品吴冠中说从一开始就喜欢梵高,一见就喜欢,在法国的时候,也是喜欢“强烈的东西”,一回来以后,都走不通,没有办法。他说得很直接,“要生存,还要我的艺术能够发展,因此我就找秀丽的办法。用水彩画,抒情的,因为这样的东西轻松愉快,大家能接受,非常受欢迎,那么这样就..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244.html 2022-09-26

她将梵高的灯塔再创作,因太美太迷人在ins上疯狂转发

  梵高的名作《星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正是因为这幅作品太深入人心  加之梵高名气享誉全球  许多画家为了纪念他  将流行元素与梵高表现风格结合在一起  创作出迷人生动的“星空”画作    梵高,对于梵高的名作《星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幅画画..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941.html 2022-06-01

吴冠中:代沟不是以时代来划分,而是以思想来划分

  代沟不是以时代来划分  而是以思想来划分  文:柴静  ▌“其实我喜欢悲剧”  吴冠中说从一开始就喜欢梵高,一见就喜欢,在法国的时候,也是喜欢“强烈的东西”,一回来以后,都走不通,没有办法。他说得很直接,“要生存,还要我的艺术能够发展,因此我就找..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578.html 2022-05-06

荷兰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的艺术生涯

  Self 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梵高 [荷]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荷兰画家,代表作《向日葵》《星月夜》《吃马铃薯的人》。  在他7年的艺术生涯中,一共创作了40多幅自画像,有时候一年就画十几幅。这些自画像概括了梵·高的十年,从一开始眼..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518.html 2022-04-29

梵高画笔下的秋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沪杭车中》 徐志摩 (一九二八年)    梵高笔下的秋天象征秋天的..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516.html 2022-04-29

梵高笔下的柳树,美极了

  谁在画一棵柳树的时候,如果把它看作是一种生命的东西,如果他把自己的全部注意集中在这一棵树上,一直到赋予它以某种生命力,毫不松懈,那么它会真正画得富有生气,而周围的事物也都会跟着显得生机勃勃。"——梵高  夕阳下的波拉德柳树 荷兰 梵高 油画公路上的波拉德柳树波拉德柳树 荷兰 ..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479.html 2022-04-28

石壶画鸟,百看不厌

  石壶(1913-1976年),原名陈子庄,现代著名的国画家,被誉为“中国的梵高”、“画坛怪杰”,四川荣昌人,早期作画号兰园,中期号南元、 下里巴人、陈风子(陈疯子)、十二树梅花主,晚年号石壶。  石壶父亲为民间画工,受其影响,自幼喜爱绘画,初学工笔,后改写意。青年时期曾以画纸扇为生,还当..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902.html 2022-04-09

梵高自画像赏析,每一幅都值得细细品味

  文森特·威廉·梵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是西方历史上最着名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自画像,是凡高生活与创作、人生与艺术旅程的真实记录。  正如凡高自己所说,“我想强调的是,同一个人有多样的自画像。与其追求照相般的相..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648.html 2022-04-03

梵高在精神病院的那些日子!

    1888年12月,梵高在和高更居住了两个月后,将自己的左耳割了下来,包在报纸里送给了一个19岁的妓女。  割耳事件后,梵高和高更二人分道扬镳。梵高也住进了一间普通的医院里,提奥专门来到阿尔给与他护理和治疗,渐渐的梵高的病情开始好转,也开始画画了。    这位医生叫-雷,..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511.html 2022-03-30

后印象派——大师素描、手稿-保罗·高更

保罗·高更(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191.html 2021-07-14

油画风景大师春天写生写生集

· 莫奈 ·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 梵高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毕沙罗 ·卡米耶·毕沙罗在印象派诸位大师中,毕沙罗是唯一一个参加了..
https://muzhiart.com/cms/show-964.html 2021-04-01

梵高绘画作品欣赏

  1886 風車磨坊 德国杜塞道夫美术馆    1886 風車磨坊 荷兰沃兹勒市立博物馆    1886 風車磨坊 美国匹兹堡卡内基艺术中心    1886 風車磨坊 日本东京石桥艺术博物馆    1886 風車磨坊 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博物馆    1887 阿爾的餐廳 英国牛津艾斯莫林博物馆    1887 從克利希..
https://muzhiart.com/cms/show-932.html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