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学中的那些问题
1028
0

儿童美术教学因具有启蒙意义上的作用,在教育中始终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一直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当然在这个特殊的教学领域中,总是会伴随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纳出来大致有以下若干方面,说不定大家愿意进一步关注。

本文配图选自:庆祝中瑞建交70周年系列活动-清华大学博物馆 “童思妙笔·耕绘奇境”西方插画师作品展)

PART 01

问题一:任务的或玩耍的

美术教学是让孩子们去玩儿?还是让他们去完成任务?有太多孩子是在老师的指引下去完成任务,画了一张画,这不太妥当。这是相对应事物的两个方面;学习和玩耍哪个是主要的?这是一个对美术教学的认识问题,也就是美术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与我们所处的地区、教育资源是不是发达,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有的时候教育发达地区的教学,有可能会比落后地区更糟糕,所以教学理念的好坏是重要的前提。除此之外,还有玩和学的主次关系,我们并不是说,要么是玩,要么是学。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玩中学”,而不是在“学中玩”。让他们在愉悦当中掌握知识、积累经验、获得能力。所以玩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一种学习的方式,而且是一种比较优越的学习方式。但是仍有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他们将绘画当作任务,将任务当作学习,将学习和玩耍对立起来。因此,能不能让孩子们觉得,绘画课是他们一周当中最期盼的课程,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现在清华艺术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优秀插画艺术家作品,里面有年轻的画家,也有年纪大的画家,但他们的心态都那么年轻,这些作品既不是油画,也不是国画,但它们是绘画。这些绘画孩子会喜欢,我们自己也会喜欢,因为这些绘画的作者都是在玩耍,而不是在完成任务。虽然这些作品不是儿童画,而是成年人的画,但是我觉得可以说明问题;为什么儿童的绘画越来越像成人画,而成人的绘画越来越像儿童画。

PART 02

问题二:制作的或想象的

我在很多展览评比的过程中发现,那些来参展的孩子,在画面制作上花费太多精力,而不是想象上。原本美术教学的职责就是让孩子通过绘画去想,把想到东西呈现出来,然后发现想的东西是可见的、是存在的,至少是可以存在于画面当中的。但是很多绘画课程却本末倒置,将过多时间用于画面的制作。所谓制作,就是在事先规划好的意图上加工完善,会使画面更规范、更全面、也更符合要求。但是,儿童绘画本身是一种不断的想象过程,这种想象过程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这需要美术教学为孩子提供条件,在绘画的过程中去提升、去拓展。没有美术教学为孩子创造条件,他们的想象就难以实现,无法实现的想象就会自生自灭。对于专业画画的人也是这样,要是没有对拓展的实施,那我们的想象就几乎等于零。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他的想象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要看有没有给他们提供绘画拓展的机会。正因如此,想象和制作这两个彼此并不相关的关系,变得异常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想象是因 ,制作是果。有了之前的奇思妙想,才有随后的妙笔生花。制作是为想象服务的,而不能成为想象的障碍。例如,在插画的世界中,色彩不一定正确,形象不一定准确,但是将这些色彩和形象放到一起,反倒会觉得很舒服,会觉得更加合情合理,这就是绘画和现实之间的差异。在现实中我们不能容忍不成比例的事物放在一起,但是在绘画当中就可以接受,因为绘画本身是超越现实的。所以,想象才是绘画的意义所在,别让孩子把精力都消耗在画面制作过程当中。

PART 03

问题三:心理的或生理的

这是我们在教学中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是一个即不能回避,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至少解决的并不好吧。这有教育体系本身的问题,也有教师对教学的认识问题,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有没有愿望去调整和改变这些问题。童年的时光最为珍贵,我们有多少愿望去保护,有多少能力去保护。我们更愿意看到不同年龄孩子的天真,还是希望他们快点“长大”,甚至希望他们变得“成熟”。如同功利的应试教育一样,我们鼓励孩子在画里去迎合成年人的需要,也热衷于在绘画过程里拔苗助长。这既违背了孩子生理成长的规律,也违背了他们心理成长的规律,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顺其自然”,甚至不愿意再“顺其自然”。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儿童绘画都是“身心分离“的,也就是心理和生理是分离的,这是一种扭曲。孩子们正在努力画出这个年龄不该画的画。画和年龄不吻合,心和年龄也会不吻合。这样的孩子将来进入社会怎么样呢?他们过早的进入到一个世故的状态当中,童年时代理应获得的自然积累被过早剥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所以千万不要忽视,也不要无视孩子的美术教育,它牵扯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许多方面,这也是美术课堂上老师们需要认真和仔细考虑的问题。

PART 04

问题四:被动的或主动的

实际上多数孩子的画我认为都是被动的,因为它们程度不同地受到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鼓励,这所谓的引导和鼓励也是被动局面产生的原因。因为这样画会受到表扬,甚至物质刺激,孩子就会去追求,追求原来并没有想要做的事情,这就叫做被动,这就跟主动要求相去甚远了。孩子的天性中原本有喜欢画画的一面,但画画的意义是喜欢描绘他们自己的愿望,也可以说是梦想、是幻想,再成熟一点应该是理想,这就叫做主动。那么美术教学中的老师们该干什么呢?老师并不是在孩子们的愿望里融入自己的主张,或者用自己的主张替代孩子的愿望。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发现愿望、实现愿望,并将此作为视为自己的教育理想。老师是否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取决于他在教学中怎么做了。我觉得好的老师不是把自己擅长的东西教给学生,而是发现学生擅长什么。这样的教学才是荣耀的,才是神圣的。我们最近几天看了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回过头来再看这些插画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可能算不上大师,但他们的亲切感、他们的好奇心、他们的脚踏实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PART 05

问题五:荣誉的或兴趣的

我们刚刚谈到了作为教师的荣誉,那么在孩子们的画里面,荣誉感是没有也是不应该有的。因为他不是为了这个目标去画画。现在童趣的东西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慢慢地没有了,童趣就意味着天性,而天性很有可能是一个人才能的真实体现。天性的东西慢慢被抑制了以后,绘画艺术对于孩子的作用也就慢慢的消失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美术课将目的性作为教学目标,包括让孩子通过绘画来获奖。有些校长是这样期望,有些家长也是这样期望。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不能这样期望。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对绘画有兴趣,而不是敦促他们对绘画后边的那个奖项产生兴趣,就美术教学的初衷而言,荣誉和兴趣哪个重要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基于兴趣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没有发明、没有创造。所以我也经常提醒自己的学生,如果参加了美术展览并且获奖,你就要小心了,因为荣誉是一把双刃剑,既会肯定以往,也会束缚未来,他们很难在此基础上自拔和超越,所以我想让孩子为了兴趣去画画。也许有老师会说,为了兴趣画画的说法太空洞了,那我们就换个角度,可以说为了颜色去画画,为了形状去画画,为了画中的动物去画画,为了画中的故事去画画,这个就是兴趣。这个兴趣不是功利的,但却不是没有意义的。我觉得这才是美术教学的成果,能够让孩子发挥出天性,让孩子们一进入课堂就会有天性支配下的表现欲,表面上看这与荣誉没有关系,但却会引导孩子们去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荣誉。也许以后会有很多的奖项等待着孩子们领取,但他们不是为奖项才来画画的,也会很正常的看待奖项这件事儿。相反,以获奖为目的教学,不仅会泯灭天性,而且奖项也不一定拿得着。因为超越了功利性和目的性的绘画会更自然,更符合艺术的规律,也就更容易获得广泛的认可。

PART 06

问题六:结论的或过程的

如今我们的美术教学更在乎的是结果,比如内容的复杂,难度的系数,以及最终的完成效果等等,这在很大意义上将教学导向技术而不是艺术。一年级的孩子画苹果,二年级的孩子画菠萝,三年级的孩子画苹果和菠萝。这更像是在考级,不像是在教学,更不像是在美术教学。我们已经把美术教学量化了。我们追求了结果,却没有关注过程。这导致我们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缺少思考;比如低年级的孩子画简单的东西的原因是什么,孩子们是怎么想的?低年级的孩子画相对复杂的东西的目的是什么,孩子们是否应该这样做?通过这样的比较和思考,我们就可以去想,哪些事情孩子应该做?些不应该?避免拔苗助长式的结果期待,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的获得会更多。生理的愉悦、心理的体验、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等等都要在绘画的过程当中取得。如果规定孩子画两个小时,教师只在开始布置任务和最后过来点评,并且忽视中间的绘画过程,那教学的意义就失去了。美术教学并不是做一个鼓励或批评那么简单,教学应当更关注过程中的获得,包括孩子们的收获、教师的收获,包括教师从孩子的收获中得到的启发,这样的启发关系到教学能否有价值的进行下去。美术教学既是孩子的选择,也是教师的选择,也许还是教师替孩子做出选择。孩子的选择更趋向过程,教师的选择更趋向结果,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才是美术教学的结果,孩子们感兴趣的绘画过程,他们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值得思考的现象,算不算美术教学和教师应该关注的结果呢。我们能不能够接纳孩子用无意识营造出来的空间、夸张出来的色彩,用意识编造出来的故事、涂抹出来的幻想,并且在此基础上认识孩子、鼓励孩子,启发教学、研究我们自己。

PART 07

问题七:职业的或业余的

我问过很多大学本科的学生,他们大多数人在进入初中,甚至是高中后就再也没有美术课了。那些在高中阶段仍有美术课的学生,大多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专业性的美术道路。所以一些初中到高中的美术课程都是专业性而不是通识性的。这里谈到的专业性,大家都会想到应试美术教育,会能想到素描静物、石膏、人像等等,那是一种职业化的应试训练,和我们今天谈到的美术教学是两回事。其实艺术教育,也包括美术教育,应该是一项针对所有学生的教育。无论他们今后是不是要走职业美术的这条路。我觉得一个学校的美术课程首先要从这一点开始,针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的美术教育以及照顾少部分学生的职业化的教育。美术教育的关键所在,就体现在此。现在看来,我们都是职业化教育的受益者和受害者,这是双重意义上的。说到受益,比较早进行的职业训练,让少数孩子获得应试的能力。说到受害,本应针对每个人的通识性美术教育,并没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事到如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僵化和固执,且难以排除掉。如果想要自己的工作具有价值、被人尊重,我们就得为所有孩子的艺术教育提供帮助,帮助他们付出努力,帮助他们避免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孩子们从初中起开始就不再有美术教育,这不仅有可能造成他们一生的缺憾,而且会导致非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

PART 08

问题八:成人的或孩子的

儿童的绘画状态和成人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主要的差别在于他们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依赖。所以他们需要去积累和创造自己的生活经验。孩子们都会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状态,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危险、痛苦,但他们知道什么叫快乐。孩子们要通过尝试、体验、获得积累、获得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变得成熟。相对而言,成人的天真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减少的。他们成长越快,就越没有天真,直至荡然无存,变成一个老于世故的人。所以绘画的这个世界,既是一个留住成人们天真的地方,也是一个积累孩子们经验的地方。我们可以在这样一个艺术的世界里保持天真和经验之间的平衡。一个社会中的成年人,既应该有经验的积累,又应该有天真的留存,我们要用天真去验证经验是不是僵化?让经验永远保持新鲜。一个社会中的孩子,应该在不同年龄阶段任由天真去形成经验,以便用随时获得的经验来确保他们的天真得以呈现。一旦经验是成人给予,而不是通过孩子自己的探索验证得来,成人和孩子之间的界限就不会存在了。这是儿童美术教育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的儿童美术教学,到底是为成人的?还是为孩子的?假如孩子的绘画变为父母、老师等成人意志的体现,那么成年人和孩子绘画之间的界限也就不存在了,作为成年人生活的一面镜子的儿童绘画也就不复存在了,原本我们能够在这镜子中看到自己过去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早的久远。

PART 09

问题九:师生的或师徒的

现在我们职业化的艺术教育讲的是师徒传授,而通识性的、针对所有人的艺术教育讲的是师生交流,讲的是教学相长。师生和师徒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师徒关系当中的徒弟是不可以说不的,毕竟师徒如同父子。师生关系就不一样了,学生可以说不,师生关系不是父子的关系。师父是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传给徒弟,老师是把自己想到的东西讲给学生。一个是所知,是指师父自己知道的。另一个是所想,是指老师从学生身上发现的。老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想什么,昨天想什么,今天想什么,接下来还会想什么。怎样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怎样挖空心思去钻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是教师的本领。要么教授我们所会的,要么讲授我们所发现的,做教师的大概都要面临这样的选择,二者必居其一,最好是两者兼顾。当然,第二个选择更要紧,因为它涉及到我们教学使命的神圣与否——琢磨天使的内心,这听上去就让人兴奋不已。那些不在北上广深和发达地区的小学、中学美术老师,还会不会觉得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不那么重要?我见过太多教师的冷漠,也见过太多老师的热情。无论是热情还是冷漠,并不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方,而是取决于我们对职业的看待。做启蒙教育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能够得到自己内心的认可才是主要的。

PART 10

问题十:大师的或儿童的

最后一个就是儿童画和大师的区别在哪儿。刚才我们谈了天真和经验,如果我们可以设想,儿童画是代表了天真,成人画是代表了经验。那么大师的绘画往往是既具有成人的经验,又拥有儿童的天真的,二者合一。同样珍贵的东西凝聚在个人的作品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先说一下儿童画和大师的画的区别,儿童不可能永远是儿童,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逐渐成熟,经历的越多,童趣也就没了。大师就是无论年龄怎么增长,童趣始终都能保持。之所以会这样,因为儿童没有理性分析的能力,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经验,所以会用本能去触摸经验和积累经验。而优秀的艺术家可能从小就具有一种能力,他们会积累和分析自己的艺术创作轨迹,在他们逐渐成熟的过程里反思自己儿时走过的路,也包括看更小的孩子画的画,他们在天真世界里做了经验的分析,把那些共性的东西提炼出来,并运用到自己的艺术中去。比如毕加索的绘画,那已经不再是儿童画了,它是一种以儿童般天真面貌出现的成人选择。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米罗、毕加索、高更、梵高、莫奈等等,他们的作品中,乃至他们的性格中,都存在有天真的东西。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天真,并不一定都是动漫世界中的题材,天真应该包括笔触的天真、形象的天真、色彩的天真、想象的天真,最重要的是认知的天真,也就是怎样认识天真,因为对于天真的认识最终会关系到我们怎样对待经验。美术教学的过程并不是单向的给予,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什么,也取决于我们从孩子的作品中的获得。就像我每次上课都会从学生们的作业里有所收获一样,这么多年我教授的东西,也会成为我收获的东西。也许有的老师会有质疑,你把这么多的时间用在教学上,自己却少画了很多画。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 教学的过程中也收获的过程,这种收获是我们在单纯的画画中不太容易获得的。

李睦 2021年1月



备注:本文根据李睦老师在《清华乡村美术教师培训项目》课堂讲座内容整理。

文字整理:耿明


个/人/简/介

李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精品课、教育部网络公开课主讲人。

文:李睦 

0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
木直广润艺术中心
      圈内贴子0
  • 考区考点成员1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