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来源: 互联网收集【声明】 编辑:小木 发布时间:2022-05-07 850 阅读
  • 举报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陆俨少 闽粤之交

      自然中,所有的树皆四面出枝,四面生叶,从来没有平扁的。此即古代画谱所称“树有四岐”是也。一一《山水画自序》

      枯树再好也好不过大自然中的枯树。其结构线条,疏密穿插,变化多样。画枯树不一定要到名山大川去,在自己住房的附近,或道路旁边,都能看到。到了冬天,树叶脱落,露出枝条,可以细细观察。一一《山水画自序》

      画树先画枯树。树的主干屈伸向背,以定树的整个形态。主干有曲直偃仰,要有变化,近树可以画根以取势。一一《山水画自序》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陆俨少 负薪图

      近处大树主干大都如绳索绞转,中有节疤,大节疤要先画出,然后依节疤画两边轮廓线。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中点子极为重要,它既是树叶,又是苔点。点时笔毛要平均着纸,聚而不散,在一点之中,笔贵重实,具有笔意,是极见功力的。切不可像蜻蜓点水那样,轻轻着纸,只有墨痕,不见笔迹,狼藉满纸,无有生气,更谈不上沉着痛快。一一《山水画自序》

      点、线、块是山水画的基本功力表现的形式。它是依附物体形象而存在,离开了物象,就失掉它的作用。我们不能孤立起来讲点、线、块,要求做到运用适当的点、线、块,恰如其分地把物象表达出来。三者之中,尤以线最为重要。一一《山水画自序》

      一般点子都用笔尖点,首贵入纸,又毛又圆,此是最难。也有用笔腹、笔根点,只是偶然用上,而且也不过疏疏几点,点不多。点子落笔也有快慢之分,快笔如急风骤雨,落纸飒飒有声,一气到底,不暇自休,此种点大致用笔锋点,用得最多。又有一种慢笔点,每一点下去,要经过一秒钟或半秒钟,方才把笔提起,这种点大致使用笔腹,在醒目处稀疏几点,笔毛方向相同,顺次而下,整齐中有变化,点与点之间,要顾盼生姿,互有感情。一一《山水画自序》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陆俨少《三峡图》

      圆点,山水画中,点叶种类不一,而以圆点用处较广,其点法笔锋平均着纸,笔尖在墨痕中间,从空直下,如鸡啄米,这样就圆。一一《山水画刍议》

      点要有疏密轻重,浓淡干湿。在一丛什树中,不能到处雷同,要具备每树的规律变化。一种点叫圈点法,点时排列成行,鱼贯而进,四周绕缭,不断点去,合成块面,觉到比攒三聚五较为灵活。一一《山水画刍议》

      大混点多用在一丛树的最前一株。其画法用浓墨先枝干,着根出枝,作灌木状。然后把笔蘸饱水墨,于笔头上蘸上浓墨,卧笔纸面,笔尖向外,使笔作半弧形,逐渐点去,如是每一点上浓下淡,几点重叠上去,可见笔路。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陆俨少《波涛万古峡》

      附:画中景山头,满眼空翠,青黛欲滴,也可参用此点法,但浓淡不要太强烈,而且较整齐。在琐细树叶的群树中间,用上几株大混点树,可以破碎平铺的毛病。尤其画米派雨景山水,近树可用几棵大混点树,后衬松林,粗笔细笔相结合,做到不平。一一《山水画刍议》

      平头点:用淡干笔横卧纸上,点时笔往后拖,略作弧形,依此点去,以其墨色干淡,画在丛树前面,作受光处,后面衬以浓墨点,以见层次。一一《山水画刍议》

      平笔点:先用淡湿墨画树干,不等干,即用干笔浓墨点,笔锋直下,平画整齐如栉。或笔稍横卧,画时略作半弧形。层层点去,以其干笔着在湿笔树干之上,使略有渗出,增加笔墨丰富之感。这种平点,看似几画,要臂腕同使,须用全身力气。一一《山水画刍议》

      下垂点:画好枝干后,用干笔往下擦几笔,然后用正锋笔画下垂点,可有张松苍茫之感。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陆俨少《山川映晖图》

      海水汹涌澎湃,激起巨浪,要有隆洼凹凸之感,浪头水花留白,贵有动势。一一《山水画刍议》

      湖水弥漫广远,水波微动,通常用网巾水来表现。画网巾水线条宜用中锋,一用侧锋即扁。平拉过去,有规则屈曲,上线曲向下,下线即曲向上,互相连接,组织如网状。画时执笔宜高,正坐悬腕,自左向右拉出线条,运用中指作有规则的屈曲。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傅抱石《雨花台颂》

      山有泉瀑而活,画瀑布须审度上面山岭竹树,是否有此水源,水源深远,则瀑流洪大。水源不多,则瀑布宜小。切忌上面直到山顶,毫无水源,而悬瀑千尺,倾泻而下,是悖于情理的。一一《山水画刍议》

      在画面上有两条以上的瀑布,平行泻下,不宜长短、阔狭,以及形象完全相同,要有变化,以免板刻之病。一一《山水画刍议》

      瀑布泻下以入于涧处,名曰水口。因山石结构不同,水口的变化亦多样。在一张画面出现两个以上的水口,切忌雷同。水口之大小,画法之繁简,须看整个画面而定。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钱松喦《千佛岩》

      江水浩瀚东去,一泻千里。当今三峡之中,虽经整治,但礁石暗滩,不能尽去。洄流曲折,甚至形成漩涡,漩涡之旁,涌出水沫,画时留出空白,以破江水之平。一一《山水画刍议》

      画水画云,用笔线条相类,只是云在面立体看,所以弧形线偏圆。江水从平面侧看,弧线宜偏扁,方合透视,而不致把江水画得站起来。一一《山水画刍议》

      有几种湖水画法,不是拉长线条,而是利用短线条来表现湖面有风,扇起波澜,浩渺生姿。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李可染 《漓江胜境图》

      画水设色,当画好墨线之后,整纸通体拖湿,略等约一分钟后,俟其未干,于水波凹处或墨痕繁复处,设以淡青色或青黄色,如果画黄河,则用土黄色,一次不够,再加第二次,干后用原来颜色依墨迹勾描之。一一《山水画刍议》

      画大风用四围草树来衬托风势。风从东来,则四旁丛树扩于迎着风势向东出,画到上面细枝,倒头来全部一个方向向西簸动。树上藤萝和树叶也一面向西倒,树下细草也向西离披。总之写出草树和风相搏斗,其势不屈地相逆,从蓄其势,及其末梢为尽,顺风势以见风力。树下石块和坡陀,虽坚实非风所能搬动,但也要蓄势向东从逆风,如果向西则气泄,画微风只须摇动树的枝杪。画春风则满园桃李,轻祫微举,吹人欲醉。画朔风则令人瑟缩战栗,但要画出人的精神,敢于向冷空气搏斗的勇气。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关山月 《黄河冰桥》1943年

      雾中景色,一片模糊,要在模糊中用淡墨勾出物体,近处稍深,远处更淡。切不可用浓墨,浓则失雾之意。画雾不用浓墨,一片淡墨,易失于平。所以只有在笔迹的点线上求其不平。如近处山石用大墨块,近树用粗笔,远树用细笔,加以繁简,疏密、虚实的穿插,同样可以做到不平。画好之后,可用极淡墨水整幅渲染以增加其茫茫的感觉。雾天是没有风的,所以树枝不能有动态,也没有声响,是静悄悄的淡灰色调子。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黄君璧 《秋山云影》

      画雪景要善于留空白,空白可染粉或不染粉,白处即是雪,留得好,也就得到雪的精神。传统画雪,不外描写天地阴晦、彤云密布的景色。树木用的鹿角或蟹爪枯树,很少画成绿树。树干上略施淡赭石,其他总是用墨青色或墨色为主调,是一种灰暗的调子,下雪是没有声音的,所以也是静的调子。

      雪山阴面以及受风处,雪积聚不起来,要露出石骨,口中浓墨见笔迹,生辣凝重。衬托出天更蓝,积雪更白。其间风暴、冰河、雪崩、云走,一切大自然的景象都是动的,色调也是亮的。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黄君璧 《溪山雪霁》

      飞雪画法,其法用两枝笔,一枝笔饱蘸白粉,平卧横执,然后用另一枝笔杆敲击这枝卧的笔杆,要敲得重,即有细点的粉散落下来。笔头上所蘸白粉因为多少不同,散落的点子也有粗细疏密之分。可以预先在另纸试敲,到点子大小适中,即可敲上。一一《山水画刍议》

      雨景画法,可以先用排笔饱蘸墨青水,在纸上平行地画一二寸许阔条条,一条深,一条浅,相互问隔,但界限不太明显,等干之后,可用转深墨于淡条条处,画上树石、屋宇、桥梁、人物等。两边入于深条处,渐隐不见。其草书画法,与画风相同,顺逆横斜,以蓄其势,点缀人物,可画雨具,迎风而上,以增加气氛。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梁树年《东风扇淑气 水木荣春晖》

      设色要有个主调,或偏重热色,或偏重冷色,在下笔画墨稿之前,要预先有个底,然后哪些地方应该留白以备上色。逐层照顾,不致让墨与色互相打架,引起“腻”、“脏”、“结”、“乱”等弊病。设色要单纯,要偏重一个调子,不要红一块,绿一块,没有一个主调。但在单纯之中要见丰富,有时在几种热色之中,加上少许冷色。冷色亦然,层层衬发,以达到既单纯又丰富。一一《山水画刍议》

      在一幅画之中,分成几个段落,大致分成两个段落,上段主调用冷色,下面一段可以考虑用热色,但是主调虽然不同,也要得到统一。两者之间,可用一些中间色作媒介,传统用掩盖性矿质颜料,每多在设冷色之前,用热色打底,如上石绿用赭石打底等等。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傅抱石 《返布拉格途中雨景》

      在绢素或薄的纸上作画,每用石青、石绿、铅粉、朱砂、石黄等重色涂在反面,衬出正面的颜色,使其明净。一一《山水画刍议》

      画青绿山水,必须预先作好准备,不光要画好墨骨,而且也要渲染水墨,成为一幅水墨山水,在此基础上,再加石青石绿,成为一幅青绿山水的。在画墨骨时,必须有意留出一些空白之处,以备上石青石绿。未上之前,先用赭石或汁绿等作衬色,于此上面,通体上石绿,不宜一次上足,必须分几次逐层罩上,然后再于全画中间重点凸出阳面上,加以石青,也不宜一次上足,须分几次罩上,这样才能取得消而厚的效果。设色大体完成,最后用墨或汁绿于石青石绿之处,加以皴擦或点苔点;或则在青绿之间,镶嵌几块墨色山头或石块,或则只在山石上设青绿,而丛树墨画不设色,仅用赭石或墨青染树干;或则仅在一幅画重点之处,设青绿,余部纯属浅绛设色,或则大片丛树,秋来丹翠烂然,其树叶设以朱砂、胭脂、赭黄、石青、石绿等,而山石墨画不设色,甚至留白也不用水墨渲染。总之法无定法,是在善变。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宋文治 《漓江清晓》 水墨纸本

      设色不是蘸了颜色平涂上去,尤其在第一遍颜色干了之后,必须重加点染,做到色彩丰富而有厚重感。但加第二遍颜色,不能平涂,也要见到笔迹。必须顺着墨色的笔路,层层加上,中间石骨阴凹处,用短画或点子加上,不可交错乖乱,否则就要腻。也不可依着墨路子一丝也不移动地加上,这样就要结。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陆俨少 《万里海疆铁铸成》

      画山水不能一遍即了,必须一遍二遍地加,才能厚,才能使人有完工的感觉。何处应加,何处不应加,心中要有个数。大致是处重处要加,甚至有的地方要加得结实,一遍二遍地加,不让它透一点风。有些地方少加,或者干脆不加,即所谓“放得下”。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关山月 《静静的山村》

      沉着痛快,是评画的很高标准。沉着和痛快,是两回事,往往沉着了就不能痛快;痛快了就不能沉着。两者一静二动,好像不可兼。实则两者毫不矛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只有沉着,而没有痛快,笔墨就要“呆”、要“木”。如果只求痛快而没有沉着,那么所谓痛快,每每要滑到“轻”和“薄”上去。所以有了沉着,更加痛快,才能做到笔墨运用的极致。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法:陆俨少画论三十七言


      元 曹知白 《溪山泛艇图》

      扇面是用熟纸做的,上有云母粉,不吸水,而且表面平滑,和生纸的性质完全不同,画时要掌握水分,可用绢画那样用积墨法,但水分多了,墨痕边缘起口子,很不好看。又干笔擦时也擦不毛,所以在扇面上能画得毛,是好手。一一《山水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