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愻(1883-1944)字谦中,号大龙山樵,安徽怀宁人。早年从师姜筠学习山水画,成绩显著。画山水学其师,并为师代笔。后出游西南、东北名胜,行万里路,开阔艺术视野。1921年重返北京,广泛涉猎历代名家作品,深得传统艺术精华,尤醉心石涛、龚贤、梅清。1920年与周肇祥..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919.html 2024-05-30
诗词、绘画、书法、篆刻方面皆具有十分突出的艺术造诣,其中以花鸟画作品闻名于世,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人民艺术家。徐悲鸿曾誉他“卓尔不群”,更在他举办个展时发出“他日与于文艺复兴之业者,微斯人其谁与归乎?”的感叹。张大千谓之“不犹人”,以称颂他的艺术成就卓然..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832.html 2024-01-25
林散之被称为“书圣”,只知其书法。今天看其画,才知其画出于黄宾虹。虽然是学宾虹,但气格清爽。林散之,历经清末,民国,走向现代社会,活了90多岁。他没有高学历,只从江苏的小地方不远万里,拜师上海黄宾虹。在黄宾虹的影响下,林散之深得运笔用墨之法。而后,回到江苏当了一个副县长。时年江苏国画院成..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241.html 2022-09-26
萧愻《山水册》 年代癸未(1943年)作尺寸17.6×25.5 cm. 约0.4平尺(每幅)萧愻 (1883-1944)字谦中,号大龙山樵,安徽怀宁人。早年从师姜筠学习山水画,成绩显著。画山水学其师,并为师代笔。后出游西南、东北名胜,行万里路,开阔艺术视野。1921年重返北京,广泛涉猎历代名家作品,深得传统艺术精华,尤醉心..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898.html 2022-05-29
读贴,拿着古代碑帖读。有人说"看"帖和"读"帖一样,其实完全不然,一字之差,却相隔万里之遥。看,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读,才是体味其中奥妙。读帖不 能像看小说,不动脑,更不能不动手。动脑,就是要琢磨 "帖" ,也就是专业术语里讲的 "形质",帖上的字的点画、结构和章法,都是看得到的。那么,..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909.html 2022-05-29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而作为其中之一的《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870.html 2022-05-26
夏日赏荷, 是中国由来已久的消暑方式。 一叶扁舟轻帆卷,泛于荷池江湖,在野萍荷叶间,泛舟避暑。或寻风亭水榭。柳岸树荫之处。随波漂荡,自自在在。 晨妆 33cm×43cm 纸本设色 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暑热游荷花池》中写道:“细草摇头忽报依,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801.html 2022-05-22
萧愻《山水册》 年代癸未(1943年)作尺寸17.6×25.5 cm. 约0.4平尺(每幅) 萧愻(1883-1944)字谦中,号大龙山樵,安徽怀宁人。早年从师姜筠学习山水画,成绩显著。画山水学其师,并为师代笔。后出游西南、东北名胜,行万里路,开阔艺术视野。1921年重返北京,广泛涉猎历代名家作品,深得传统艺..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514.html 2022-04-28
1968年,纽约福兰克加禄美术馆、芝加哥毛里美术馆、波士顿亚尔伯——兰敦美术馆分别举办张大千画展。在史丹福大学讲演中国画艺术。返台,接受台北《时报》记者谢家孝采访月余,谢以口述体撰写《张大千世界》,4月,由该报出版发行。四五月间为贺张群八十寿辰,积十日之功精心绘制《长江万里图..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393.html 2022-04-24
马万里 (1904-1979) 原名瑞图,字允甫 别署曼庐,晚号大年 杰出的书画篆刻艺术家 美术教育家 .. 马万里的绘画艺术,早在他青年时期,就得到了海上诸师友的奖掖和赞誉,吴昌硕曾谓之“活色生香”;曾熙则评他的画“触处春生”;及至盛年,广历四方,壮游天下,画坛..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253.html 2022-04-16
《64幅中国名画背后的故事》所展示的64幅中国历史顶级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她展示着古老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 《64幅中国名画背后的故事》皆为中国各朝历代不二..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654.html 2022-04-03
黄宾虹一生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他九上黄山、五游九华、四登泰岳、登峨眉、游青城、走四川、历长江三峡、登巫山十二峰。饱览群山、胸有成竹注重实地写生,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绘画思想被黄宾虹再次验证。经过一生坎坷的艺术经历,他提出了“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求修养..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339.html 2021-12-01
潘天寿《松荫观瀑》题画诗:清游最爱梦中山,怪壑奇崖笔外扳。又见水晶帘不卷,从天摇曳到人间。潘天寿 《云谷菱歌图》题画诗:谷底白云飞复飞,残红春老落花稀。一番新雨菰蒲长,听唱菱歌实正肥。潘天寿《长风白水图》题画诗:残叶残叶千林摧,长风净扫圆空开。奔流独许三万里..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310.html 2021-11-11
萧愻(1883-1944)字谦中,号大龙山樵,安徽怀宁人。早年从师姜筠学习山水画,成绩显著。画山水学其师,并为师代笔。后出游西南、东北名胜,行万里路,开阔艺术视野。1921年重返北京,广泛涉猎历代名家作品,深得传统艺术精华,尤醉心石涛、龚贤、梅清。1920年与周肇祥、金城、陈师曾等..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311.html 2021-11-14
长城万里无限风光钱松嵒(1898—1985)笔名芑庐主人,江苏宜兴人生前为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1957年从无锡调江苏省国画院其后随傅抱石等江苏画家长期深入生活足迹行遍大江南北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为新“金陵画派”革新山水画的主将钱松嵒是新金陵画派的杰出代表,他强调骨法用笔,喜用“颤笔”,画..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055.html 2021-04-22
陆俨少是近代以来为数不多的既全能又多产的名画家,其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几乎无所不能,且无所不精。 陆俨少先生留影 陆俨少喜欢画梅,是其花鸟画题材中最擅长者。他画的梅花,每一件几乎都会有一二块石头与梅花相伴,落款时往往都会题上前人或自作咏梅诗词。 基..
https://muzhiart.com/cms/show-844.html 2021-02-27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画家竞折腰”。祖国的壮美风光到了艺术家的笔下,不仅是气象万千的大山大河,还是人伦品格、文人精神、自我理想以及乡愁的表达。一起来看看吧!石鲁 《古长城外》 中国画89cm×129cm 1954年 中国美术馆藏此画是石鲁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创作的重要作品..
https://muzhiart.com/cms/show-483.html 2020-12-12
年届九旬的齐白石端详着刚刚完成的山水条幅,思绪万千。稍做平复后,濡墨挥毫,题道 : 沁园忆旧图。沁园师仙去三十七年矣!今年春,公孙阿龙世侄万里来师, 予喜其能诵先芬,为制此图,以永两家之好。庚寅,九十岁齐璜。 齐白石《沁园忆旧图》 沁园师,即胡沁园..
https://muzhiart.com/cms/show-579.html 2021-01-01
中国的古典画论里面有这么一条理论,叫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意思是画家应该多读书多走路来丰富知识和生活,用以达到艺术的高峰。今天看来,读书行路不仅是画家的基本修养所需要,更是丰富创作的题材和形象所需要。我虽然没有直接受到上述理论的指导,我的旅行和速写的具体实践却证明了它的正..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98.html 2020-11-19
“一筇万里——担当书画艺术展”正在山西博物院举行,150余件展品,从诗、书、画等方面向世人展现担当这位明末清初艺术大师的成就。 担当的传世画作以立幅、册页和手卷居多,可见手卷是担当最为钟爱的创作类型之一。相比立幅和册页,担当的手卷作品有着独特的..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59.html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