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杂画册

王震 杂画册王一亭(1867年—1938年11月)名震,号白龙山人、梅花馆主、海云楼主等,法名觉器。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市),生于上海周浦。清末民国时期上海著名书画家、实业家、杰出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与宗教界名士。吴昌硕称赞王一亭“天惊地怪生一亭,笔铸生铁墨寒雨..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651.html 2023-10-14

金农水墨花卉册页,雅俗共赏

金农自谓五十以后学画,六十以后学竹,其现存画作确多为六十岁后所作。而自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开始,金农开始创作大量题材以花果为主的《杂画册》,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均有此类藏品。水墨纸本十二开的《冬心先生花果册》即为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571.html 2023-06-24

八大与石涛:杂画册

这个册页是这样的,三开朱耷,四开石涛。我觉得张大千能将他们凑在一起很不容易。朱耷(1626-1705)、石涛(1642-1707)杂画册纸本册页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深受林良、陈淳、徐谓等大家的影响,他的作品特别强调缘物寄情,因而个性极为鲜明。这种种孤僻、冷漠、悲愤、反常、怪异的特征,当然是他奇特艺术风..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209.html 2022-09-03

黄慎:杂画册

黄慎(1687-1770)《杂画册》册页(十二开) 设色纸本24×31cm.×12黄慎,“扬州八怪”之一,其画笔姿放纵,潇洒有致,大幅小景各尽其妙;其书点画纷披,散而有序,顾盼呼应。黄慎擅于留白,与笔墨所到之处形成巧妙的平衡感。郑板桥尝赞曰:“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象有真魂。”山深秋老无人摘,自迸明珠..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184.html 2022-08-20

八大山人《杂画册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071.html 2022-06-28

朱良志谈文人画:不感动自己,不可能感动别人

金农,《杂画册之十一》,19cm×27cm,1759年,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澎湃新闻:有关文人画的研究,古来有之,在当下也被反复书写,如今再写文人画,在写法和观念上是否有不同之处?朱良志:文人意识,它的发源比较早,在唐代之前的艺术发展中,它就出现了。到了北宋以苏轼为中心..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066.html 2022-06-26

文人画:灿烂如落花

    金农,《杂画册之十一》,19cm×27cm,1759年,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文人意识,它的发源比较早,在唐代之前的艺术发展中,它就出现了。到了北宋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艺术家团体,包括王诜、李公麟、米芾等,他们提倡的“士夫气”,可以说正式揭开文人艺术的大幕。他们所提倡的“士气”“士夫气..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019.html 2022-06-13

徐端本:杂画册

徐端本(1438—1519)又明史忠,字廷直,金陵人明代画家徐端本17岁才能讲话,外呆内慧,人以痴呼之,自号痴翁,又称痴仙,亦称痴痴道人。其绘画风格近似方从义,笔致潇洒,墨气苍郁,有“云竹水涌之妙”。兼善人物、花卉、竹石,笔墨亦纵放酣畅。《杂画册》十二开明 徐端本 纸本水墨或淡设色 每开纵29.4厘..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832.html 2022-05-23

八大、石涛的合作之作《杂画册》,张大千旧藏!

  这个册页是这样的,三开朱耷,四开石涛。张大千将他们凑在一起。  朱耷(1626-1705)、石涛(1642-1707)杂画册 纸本册页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深受林良、陈淳、徐谓等大家的影响,他的作品特别强调缘物寄情,因而个性极为鲜明。这种种孤僻、冷漠、悲愤、反常、怪异的特..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572.html 2022-05-04

陈洪绶《杂画册》欣赏

  杂画册-桃花图 30.3cm×24.4cm 南京博物院藏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浙江诸暨人,明末书画大家。  陈洪绶这组《杂画册》共计12开,其中花鸟、人物、山水具全。花鸟虫草,勾勒精细,色彩清丽,清轻兼备;人物线条清圆细劲中又见疏旷散逸,..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978.html 2022-04-11

画家边寿民《杂画册》欣赏

  边寿民一生布衣,远离官场,云游四方,常在扬州,以卖画为生。他在创作中重视个性,力求创新,不同程度地突破传统美学规范,带有某些反传统的意义。作品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令人耳目一新,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此《杂画册》为边寿民乾隆癸亥(1743年),或泼墨写意,笔法潇洒,形象简括..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535.html 2022-03-31

王震临摹杂画册,千奇百怪,罕见至极

    王震  (1867-1938)  字一亭,号白龙山人  梅花馆主、海云山主等  清末民初著名画家  王震是近代画坛奇人,他白手起家,累赀钜万,生性乐善好施,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慈善家和佛教居士,他又爱画成痴,在人物、花鸟、山水等不同题材均有涉猎。    这组《摹顾曾寿..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453.html 2022-03-22

张大千《杂画册》十二开(高清)

张大千 《杂画册》十二开之一 纸本水墨36.5cm휥.5cm휒水真绿净不可吐,鱼若空行无所依。张大千 《杂画册》十二开之二 纸本设色一夜爬沙才寸土,犹招物议是横行。张大千 《杂画册》十二开之三 纸本设色媚水荷花粉未干。张大千 《杂画册》十二开之四 纸本设色黄蜂小尾扑花归。张大千 《杂画..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057.html 2021-04-22

国画去俗?不妨从这4个方面下功夫

    清 石涛 清湘杂画册  “俗”与“雅”相对立,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对审美范畴。在绘画审美中,“俗”被视为病。宋韩拙提出“唯俗病最大”,于是“俗”被归为否定属性,一直沿袭至今。历代画论中不乏论脱俗者,明钦抑《画解》、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清石涛《画语录》等均..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037.html 2021-04-20

齐白石绘画珍品:杂画册

  齐白石(1864-1957)  白石老人的笔下,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魔力。他画的很慢,慢慢的行笔中,他在思考,画的是自己的心声与喜好,日常生活的感悟。《杂画册八开》呈现着一位耄耋老者最强烈的人生记忆,盈尺小幅间,闪烁着跳跃活泛的情愫,清新生动,迥异于白石老人常见的工笔花鸟虫册,更为珍..
https://muzhiart.com/cms/show-1092.html 2021-05-08

以俗入雅,雅俗共赏:冬心先生花果册

  金农自谓五十以后学画,六十以后学竹,其现存画作确多为六十岁后所作。而自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开始,金农开始创作大量题材以花果为主的《杂画册》,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均有此类藏品。水墨纸本十二开的《冬心先生花果册》即为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  (一)..
https://muzhiart.com/cms/show-447.html 2020-12-02

清代| 闵贞一本杂画册子,趣味十足

闵贞(1730--1788)字正斋,湖北武穴人,扬州八怪之一。其画学明代吴伟,善画山水、人物、花鸟,多作写意,笔墨奇纵,偶有工笔之作。人物画最具特色,线条简练自然,形神逼肖。此册以墨笔做山水、花卉、人物,走兽飞龙,形象生动,趣味十足,画幅不大,而气象万千,是闵正斋得意之作..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91.html 2020-11-26

朱耷 石涛《杂画册页》欣赏

这本册页三开朱耷,四开石涛,张大千能将他们凑在一起很不容易。朱耷(1626-1705)、石涛(1642-1707)杂画册纸本册页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深受林良、陈淳、徐谓等大家的影响,他的作品特别强调缘物寄情,因而个性极为鲜明。这种种孤僻、冷漠、悲愤、反常、怪异的特征,当然是他奇特艺术风格的具体化..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85.html 2020-11-17

八大与石涛:杂画册

这个册页是这样的,三开朱耷,四开石涛。我觉得张大千能将他们凑在一起很不容易。朱耷(1626-1705)、石涛(1642-1707)杂画册纸本册页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深受林良、陈淳、徐谓等大家的影响,他的作品特别强调缘物寄情,因而个性极为鲜明。这种种孤僻、冷漠、悲愤、反常、怪异..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209.html 2022-09-03

黄慎:杂画册

黄慎(1687-1770)《杂画册》册页(十二开) 设色纸本24×31cm.×12黄慎,“扬州八怪”之一,其画笔姿放纵,潇洒有致,大幅小景各尽其妙;其书点画纷披,散而有序,顾盼呼应。黄慎擅于留白,与笔墨所到之处形成巧妙的平衡感。郑板桥尝赞曰:“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象..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184.html 202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