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 · 王献之《中秋帖》

来源: 互联网收集【声明】 编辑:小木 发布时间:2022-05-23 780 阅读
  • 举报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王献之精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在楷书和隶书上有深厚功底。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有"小圣"之称。又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


    晋 · 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据传是王献之写的信札。《中秋帖》笔笔相连,血脉衔接,一气呵成,为典型的行草书。这种写法,起源于东汉的张芝,称为“一笔书”。《中秋帖》笔势飞动,风神散逸,豪气勃发,确有超过他父亲王羲之之处。


    晋 · 王献之《中秋帖》

    董其昌题跋《中秋帖》现存的原文是:“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各界至今对此并没有统一的译文,大抵有如下几种断句及译法:


    第一种译法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译成白话文:“中秋节过完了,亲人还不能回来团聚,此时想探望亲人又如何呢?(如果失去了亲人)这样打了胜仗又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呢?等大军归来(是等亲人归来再说的意思)。”

    第二种译法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译成白话文:“中秋节到了!你要是不回应我,你就别回来了。做就做了,想想又怎么样呢?就是胜利了,打败了对手,又怎么样呢?还要搞盛大的庆祝活动吗?浩浩荡荡的军队还要得胜还朝吗?“

    第三种译法

    还有一种说法说《中秋帖》原帖在“中秋”之前少的是“十二月割至不”六字,而不是少了十个字。这也是《中秋帖》又称《十二月帖》的原因。这给断句带来了更大的困惑。


    晋 · 王献之《中秋帖》

    乾隆题跋《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所刻的王献之《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墨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晋 · 王献之《中秋帖》

    项元汴题跋《十二月帖》的墨迹本在北宋时尚存于世,曾被米芾收藏,是米芾“宝晋斋”中珍藏的三件晋人法书之一。米芾知无为军时(1004年),曾将《十二月帖》与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摹勒上石。现在只能看到南宋曹之格辑刻《宝晋斋法帖》拓本。



    晋 · 王献之《中秋帖》

    丁观鹏绘画《十二月帖》书法体态,初下笔作楷行,笔画厚而短,第四字“割”为过渡,以下便是流利奔放的行草书笔势连绵,一笔写成,字与字之间偶有不连,但血脉不断。字形的大小间错,结体的疏密变异,类似云雾聚散,开合自如。整篇笔势,由徐行而疾利痛快,笔势恍若烟收雾合,更似电激星流。帖末“庆等大军”四字,笔势的奔放将字形展大,气势格外豪壮。王献之的行草书迹,多是超脱闲逸、优游不迫的情调,只有《十二月帖》极尽草书放纵的情致,又直折曲旋,最为风流。米芾在《书史》中评说,此帖运笔如用火筷子在柴火灰上画字,连绵牵绕,不见衔接痕迹,像是无意中写成,被称为“一笔书”,是天下流传的王献之第一法帖。


    (请横屏观看手机)


    晋 · 王献之《中秋帖》



    晋 · 王献之《中秋帖》



    晋 · 王献之《中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