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绘画构图四要素

来源: 互联网收集【声明】 编辑:小木 发布时间:2022-08-26 712 阅读
  • 举报

    中国画的构图也称章法。东晋顾恺之提出了 "置陈布势",南齐谢赫在"六法"中提 出了 "经营位置".此后的历代画家也不断实践.研究构图的规律,总结出可供后人学习 的法则,这是一笔丰富的遗产。一般来讲,传统中国绘画的构图有四个要素。

    一、立意高远

    中国山水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不是简单地再现自然风景,而是要表现作 者高远的立意的。因此,在创作构思时,要心中有思想,有激情,笔下有意境。中国山水 画历来强调意境的提炼和开拓,强调形神兼备,北宋郭熙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 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萧萧,冬山昏霾翳截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 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以有限的自然山水形象,寄寓作者无限的深情和才思, 是中国山水画独具的艺术魅力。

    传统中国绘画构图四要素

    上图是清代大画家石涛的作品,其构图立意高远,布局新奇,意境幽深。他以恣肆而 淋滴洒脱的笔墨.创造了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整个画面十分引人入肚。

    二、 主次和宜

    宋代著名山水画家李成说:"凡画山水,先定宾主之位。”(《山水诀》)作画须先定位置,分清主次;一幅画必须有重心、有中心,也要有配合.有陪衬。从 构图上来说,画的内容的主次、画旨的所在,决定了画面物象位置的主次。如清代大画家 .龚半千画的《山水图》,着重表现近景的丛林,所以,丛林占据了画面的主要位置。但是 丛林虽好,也要有山水为依,丛林位置处于观赏者视角的中心,作为背景的山水相对画得 写意些。一张画只能有一个主体部分,要求淸楚、明确,突出。次要的部分连同背景,要 和主体部分配合好。

    画山水画也是这个道理,一般可以峰峦,脉络的总体结构为主要线索,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前后、上下、左右、主次关系,使之符合自然的规律。

    一幅画的主要部分、次要部分要互相呼应,主次有序,相配合宜。笔墨的线、面、块、浓淡,黑白,在画面上的运用必须符合章法。

    传统中国绘画构图四要素

    三、 对比和谐

    一幅画是一个整体,构图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全幅表现的景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取 得和谐统一整体效果。在统一的画面中要找出对比的关系,浓淡的对比,疏密的对比,虚实的对比,阴阳的对比,都要脉络清楚,层次分明,色调统一,对比和谐,以达到整体 自然的效果。把握好山水景物的来龙去脉,从下而上’顺序画去’注意景物次序之间的有 机联系,这样就容易达到层次分明的基本要求。常用的处理方法是上浓下淡,前浓后淡, 局部处理上一浓一淡,要形成对比。

    要处理好疏密对比。疏密是指表现对象之间的密度对比。如《芥子园画谱》中五株树的画 法示例图就表现了疏密对比关系。密处树于交叉使其更密,疏处要疏而不散,疏密两者要对比和谐。密和疏都是相对的,密处要有层次,疏处也同样要有变化,使画面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

    传统中国绘画构图四要素

    还要处理虚实关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布局都很讲究虚实。实即有画处,须 实而不闷;虚指画面的空白,要虚中有物。这就是"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的道理。

    虚从实而来,无实亦无虚。画具体对象时要留意虚处,如画山水画时,未画前即应先 考虑云的位置,让出空白为云,然后在树上下功夫,使画面实景清晰而空景呈现,虚实相 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国画中常用云、水为手段,来处理虚实关系。画花鸟画、人物画也 要事先考虑好虚实的处理。

    传统中国绘画构图四要素

    四、取势生动

    一幅好的作品要讲究取势。所谓取势,就是让画面生动起来,在表现的对象中制造矛盾.形成冲突或波澜,让画面有一种动态,呈现一种动人心魄的新奇。险中求稳,就是一 种很能动人的取势方法。比如上图中桥边的树,树木下倾造成奇险之势,木桥主线向上以 呼应树木,由树木造成的矛盾得以缓和,使整个画面在矛盾中得到了稳定,树本身的取势 平衡和环境相互补充的取势平衡达到了统一。

    由此可以看出,当倾斜线造成险峻后,总要有相应的线条(物体)来支撑,使之险中 得正、平中见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