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来源: 互联网收集【声明】 编辑:小木 发布时间:2021-03-29 1.6k 阅读
  • 举报

      “清初四僧”画家中,八大山人与石涛为皇族后裔,弘仁、髡残是前朝遗民。朱耷(八大山人),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的后裔,明王朝灭亡后在凤新山削发为僧,后又返俗改行做了道士;石涛为明王族后裔,年幼时明朝灭亡,由兄长带领投寺为僧;弘仁作为一位有节气的明代移民,入清后即削发为僧;髡残年轻时就着迷禅学,“自剪其发,投龙山三家庵”,30岁时参加南明残部的抗清队伍,失败后隐居山原。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四人皆眷怀故国,感情郁结,无以抒唯,放浪形骸,寄情诗画。

      “清初四僧”在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他们与同一时期另一派画家(“四王吴恽”,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格)的艺术追求截然不同。他们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标新立异,创造出奇肆豪放、磊落昂扬、不守绳墨、独具风采的画风,振兴了当时画坛,也予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其中以石涛、朱耷成就最为显著。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朱耷二十三岁时去到奉新县耕香院正式削发为僧,"栖隐奉新山,一切尘事冥",开始了他漫长的参禅悟道、晨钟暮鼓的时光。清康熙初年,离开奉新,来到青云谱道院隐居,躬耕悟道,创作书画。六十二岁时,他将道院交给其徒主持,离开青云谱,在南昌抚河桥附近修筑"寝歌草堂",在此生活创作直至八十岁。康熙四十四年初冬,病逝。

      朱耷以花鸟画著称,继承陈淳、徐渭传统,发展了泼墨写意画法。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和国亡家破之痛。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笔墨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构图简约空灵,景象奇险,格调冷隽,笔简意赅。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其山水不宗一家,戛然自立,景色郁勃新奇,构图大胆新颖,笔墨纵肆多变,格调昂扬雄奇,是清初最富有创造性的画家。年幼时由太监带走出家,法名原济,字石涛,性喜漫游,曾屡次游敬亭山、黄山及南京、扬州等地,晚年居扬州。他既有国破家亡之痛,又两次跪迎康熙皇帝,并与清王朝上层人物多有往来,内心充满矛盾。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山水立轴画精品

      石涛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其山水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纵横排奡、生意盎然。其花鸟、兰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极富个性。

      石涛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西津野航图

      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淮扬洁秋图》、《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细雨虬松图》、《梅竹图》、《墨荷图》、《竹菊石图》等传世。著《苦瓜和尚画语录》,阐述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提出一画说,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在中国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 髡残(石溪) 人物图页 纸本 淡设色 纵38厘米 横30.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髡残俗姓刘,字石溪,号白秃。他是在“甲申之变”(崇祯上吊的日子)削发为僧的。髡残为人刚心不阿,为世人所敬重。他作画是出家后才开始的,人物、花鸟、山水皆能,以山水为最精。山水从黄公望、王蒙变化而出,以真景为粉本,描绘重山复水,繁密而不迫塞,用渴笔秃毫层层皴染,厚重而不板滞,具有雄伟壮阔,苍茫浑厚的气势。他的《层岩叠壑图》轴,景致繁复,层层深入,使观者有可游可居之感。他的作品于平中求奇,画风凝重幽深。他留下的传世作品较少。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 髡残 层岩叠壑图 轴 纸本 浅降 纵169cm 横41.5cm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今见髡残最早的作品为清顺治十四年(1657)所作《山水图》轴,绘画风格已经成熟。此后两年无画迹,而在清顺治十七年(1660)传世作品突然增多,至清康熙六年(1667)形成了创作高峰期,今天所见髡残的作品大都是此一时期内的创作。其自述:“残僧本不知画,偶因坐禅后悟出此六法。”又云:“荆、关、董、巨四者,而得其心法惟巨然一人。巨师媲美于前,谓余不可继迹于后?遂复沈吟,有染指之志。”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弘仁俗名江舫,字鸥盟,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性沉静坚忍。明朝灭亡后入武夷山为僧,经常云游名地,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因以画黄山为著,是安徽“新安画派”的重要人物。山水取法倪瓒,多绘名山大川,尤善写黄山真景,构图简洁,丘壑奇倔,干笔渴墨劲峭整饬,境界荒寂,富有清新静穆之致,真实地表现了名山之质。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周亮工《读画录》记载,弘仁“喜仿云林,遂臻极境。江南人以有无定雅俗,如昔人之重云林然,咸谓得渐江足当云林。”作品有《黄山天都图》,《内海松石图》,《疏泉洗砚图》等。在“四僧”中,只有弘仁于出家之前有画迹可寻。

      “清初遗民画派”,虽非当时画坛“正宗”,但他们的绘画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却远胜于被称为“正宗”画派的“四王”。

      “清初四僧”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遗民”的身世,加上他们各自强烈的性格,形成了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遗民画派”艺术风格。虽然后人对他们绘画的评价有褒有贬,但他们在绘画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对后世画风的巨大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四僧绘画作品欣赏

    石涛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水容侵古岸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松风草堂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款) 深山秋水图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溪岸幽居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溪桥野色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南山为寿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松风涧水图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松山茅屋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松溪茅舍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松荫研读图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款) 松鹤隐居图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西樵苍翠图 1694年作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霜林扶杖图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山水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山水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山水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石涛 寒泉云深图


    八大山人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髡残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 髡残 苍翠凌天图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85厘米 横40.5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 髡残 结社林泉图 立轴 纸本 水墨 淡设色 纵120.1厘米 横61.4厘米 (日)泉屋博古馆藏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雨洗山根图 纸本墨笔 1663年作 纵103厘米横59.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书画卷 纸本设色 1666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行脚风雨图 立轴 纸本 1667年作 (168万元,2010年12月北京匡时)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山水图 册页 纸本水墨设色 纵37.5厘米横76.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松岩楼阁图 纸本设色 纵41.6厘米横30.4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山水 镜心 设色纸本 1666年作

      诗歌书法入画,鉴赏临摹学习原价460,优惠价276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人物图页 纸本淡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 髡残 山水图 册页 纸本 水墨 设色 纵37.5厘米 横76.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 髡残 云房舞鹤图 立轴,纸本,水墨,淡设色,纵90.8厘米,横26.4厘米。(日)泉屋博古馆藏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 髡残 仙源图轴 设色纸本 1661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 髡残 山水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诗歌书法入画,鉴赏临摹学习原价460,优惠价276

      弘仁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诗歌书法入画,鉴赏临摹学习原价460,优惠价276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


      

    清初四僧●两朝交替之际的悲剧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