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来源: 互联网收集【声明】 编辑:小木 发布时间:2021-11-02 645 阅读
  • 举报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沈周  我幸图

    悔晚斋臆语(节选)

    中锋与八面锋

    今人论作画,有专主中锋,且谓非全用中锋者,不足成大家。

    余曰:此胶柱鼓瑟也。且宋元以降,大家作画,专用中锋者鲜。关仝、范宽之画,为众所周知。皆中侧锋并用。元之倪云林为文人画之顶,其画山石,笔笔侧锋。浙派、武林派作画,几不用中锋。“四僧”、“八怪”、徐谓、龚贤、“金陵八家”、“新安四家”,凡大家作画,情之所至,八面锋齐至。沈石田云:“八面锋一齐都来,尚了不得,如何说中锋?”今人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作画用笔,皆不为中锋所囿。林风眠用笔则无锋可究,皆一代大家也。齐白石亦云:“凡苦言中锋使笔者,实无才气之流也。”齐白石亦云:“凡苦言中锋使笔者,实无才气之流也。”

    然余非恶中锋也。余自作书画亦喜用中锋。余恶专主中锋不可一笔出中锋之论者也。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林风眠  捧白莲红衣仕女

    清空与质实

    文人作画如词家之写词,贵在清空,不在质实。张炎曰:“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然则一种用笔,何以至清空?何以至质实?余曰:以力用笔,易质实;以意用笔,多清空。若力、意并用,则质实、清空俱得,然仅得其半,且不偏于意则偏于力,不若得一意以灵也。或曰:何为用力?何为用意?答曰:此可神游意会,不可驻思而得也。然会意者得吾此语,则由无意变有意,由懵懂变自觉也。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李可染  西湖黄龙洞

    法与意

    作文如作画。白石之画,意高于法。宾虹之画,法高于意。

    盖意高者,必有法,无法则无可达其意。法高者,必生意,无意之法不可高。是以法高与意高,各有偏至而已。

    昔人评郭沫若诗意高,闻一多诗法高。然则郭诗岂无法哉?闻诗岂无意哉?

    画者学画,当以练法起,以练意达。练法以增其技巧,练意以达其性情。练法以至理解为后得,练意以至纯真为后得。

    作文类之。刘熙载论文曰:“盖法高于意则用法,意高于法则用意,用意正其神明于法也。”乃至言也。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清 龚贤 一道飞泉

    感·觉·悟

    感觉、觉悟,佛家之语也。实由感而觉,由觉而悟。觉者,菩萨也;悟者,佛也。

    凡书画诗文之成大功者,必经此三境界。

    夫感者,师其物也;觉者,师其心也;悟者,师其性也。师物,即摹仿,摹仿前贤,摹仿自然,其善者曰:“能”;极善者曰:“妙”。师心者,即中得心源,先有所思,后以手状其思(以手写心),其佳者曰:“奇”。师性者,任性而发,不知然而然,随其意也,此化也,其绝者曰:“神”、“逸”。

    越此三境,尔后成大家。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渐江  黄山图轴   婺源博物馆

    “八面受敌”

    欲读之书,欲为之事,无穷尽也。人生有涯,学也无涯。若盲目读书,无的做事,或至死为书所困,何能突出?故不可凡书皆读,凡事皆做。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

    东坡云:“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八面受敌”,切不可八面出击。盖八面围困之敌必百倍于已,人之精力有限,八面出击必为敌所灭。须集中兵力,于一角一隙冲破,突出则生,不出则死。读书亦然。无穷之书,如八面受敌,若一一功之,即泛泛涉猎,亦至死不能毕,何能突出?《老子》云:“少则得,多则惑。”须每次作一意求之,“人”“专”则“传”,“广”“发”则“废”。“人”“多”则“侈”,“侈”者,浪费也。《韩非子·解老》云:“多费之谓侈。”物侈尚可得,人侈不可再。学者不可不知。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云:“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齐白石  花鸟工虫册之荷花蜻蜓

    简与繁

    齐白石小品极简,其美甚矣。

    黄宾虹山水极繁,其美甚矣。

    刘禹锡《陋室铭》、王安石《孟尝君论》,皆寥寥数语,千古不衰。《红楼梦》百余万言,风靡宇内。

    恽南田曰:“如于越之六千君子,田横之五百壮士,东汉之顾厨俊及,岂厌其多。如披裘公,人不知其姓名,夷叔独行西山,维摩诘卧毗耶,惟设一榻,岂厌其少。双凫乘雁之集河滨,不可以繁简论也。”

    方薰云:“李(成)、范(宽)笔墨稠密,王(洽)、米(芾)笔墨疏落,各极其趣,不以多寡论也。画法之妙,人各意会而造境,故无定法。”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黄宾虹  山居图

    高逸与雄强

    高逸一派画,以简洁清淡见贵,如倪云林、普荷然;雄强一派画,以繁密浑厚者易佳,如范宽、郭熙等;今人李可染亦然;南人作画,当求高逸;北人作画,宜求雄强;然不可一律而论也。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石涛  云山图

    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书画用笔不可太实,太实则如其人,其易病者六:其一内涵不足,笔下少物;其二形呆体不灵;其三意不足;其四神不清;其五气不逸;其六质不扬。然则如何去太实之病?曰:惟以意会之,以意为之。

    或曰:“笔实无碍于雄壮强猛之壮也。”余曰:“是则是矣,然终乏于潇洒之姿也。前者,勇士也;后者,雅士也。所好者不同,则所取者异也。”

    其实诗文亦然,语太实则一览无余,无回思之地,无再品之味。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髡残  岚气翠微图

    韵·法·意· 态

    玄宰论书曰:“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今人又增曰:“明书尚态。”

    案:“尚法”之“法”,乃《荀子·劝学》“《礼》《乐》法而不说”之“法”。法者,严肃也,正规也,模范也。《荀子简释》有云:《礼》《乐》有一定之声容而未尝说明其理,故云:“法而不说。”亦有严肃正规模范之意。今人多误解为方法之法,真陋也。且韵者,原指人之神韵;意者,原指人之意态,故法亦指人之“声容”严肃、正规,不苟邪乱也。若释为方法之法,则与韵、意亦不合也。又《易·系辞上》云:“制而用之谓之法。”孔颖达疏:“言圣人裁制其物而施用之,垂为模范。”亦通。要之,非方法之法也。

    韵由神魄中来,法由骨体中来,意乃神魄之表者,态乃骨体之表者。故曰:“学书不学晋书,终成下品。”良有以也。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朱 耷  芝兰清供图

    写意

    西洋传统绘画,精确如真、明暗、光影、解剖、透视、色彩、比例,无一小失。每作一画,必有真实所依,有一画数年乃至十数年者。吾国传统画家非不能此,实不欲如此也。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盖艺者,游之而已,又曰:自娱。今人谓之玩。岂有游玩而认真计较者乎?故草草而成,写其意而已。何晏曰:“志,墓也,道不可体,故志而已。据,杖也,德有成形,故可据;依,倚也,仁者功施于人,故可倚。艺,六艺也,不足据、依,故曰游。”又《正义》曰:“六艺……此六者所以饰身耳。劣于道德与仁,故不足依、据,故但曰游。”朱熹曰:“游者,玩物适情之谓。”是以文人作画,以之游憩、玩物、适情、养神,以待学道也,故写意画尤重,非惟形之可舍,神亦寓于笔墨之中也。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傅抱石  山瀑清会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陈传席,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现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马来亚大学教授、拉曼大学教授。2014年荣获“巴黎荣誉市民”徽章。

    出版学术著作《六朝画论研究》(大陆版、台湾版,共21版)、《中国山水画史》(23版)、《悔晚斋臆语》(21版)、《中国绘画思想史》、《中国绘画美学史》(选入20世纪“中国文库”)、《陈传席文集》(九卷)、《中国佛教美术全集•雕塑卷•响堂山石窟(上下)》《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陈洪绶集》(点校本,中华书局)、《中西文化的冲突》(台湾时报文化出版社)、(鹤与鹰——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华书局)、《悔晚斋臆语》(中华书局)、《画坛点将录》(三联出版社、港台版)、《陈传席画集》等60余部,并且部分著作被译为外文在国外出版。并在《文物》、《美术研究》、《美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文章千余篇。据美术界权威杂志《美术》统计:陈传席研究强度居全国第一名。他被很多国内外年轻学者称为“现代美术史研究之父”。陈传席教授史论兼备,旁涉文学诗词,在书画创作上重传统,格调高古,富书卷气,自成一家。

    编整自荣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