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祖国万岁
三十年成史,这是绘画史总结的惯例。当代中国画的体制化及其艺术市场的形成,也需要绘画史评价作为一个基础。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画的回顾,应该成为一个议题。
钱松岩 红岩
看到一些美术馆近几年举办的各种中国画回顾展,各呈现出三十年来中国画系列的一个部分。从策展及展出作品的情况看,这些展览只能说是一个体制内或市场角度的中国画三十年。
方增先 粒粒皆辛苦
首先,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应该更侧重于挖掘三十年来作品有一定艺术水平,在某一方面对传统有所突破,有所创造,或者曾经有过一定社会影响,但逐渐被后人淡忘的艺术家。 事实上,首先无论官方还是市场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画的评价,都是以社会功能作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其次是看社会和市场影响效果;再次才是依照艺术标准,看笔墨、内涵和形式把握的学术程度。
黄胄 洪荒风雪
石鲁 转战陕北
多数回顾展基本上囊括了过去三十年里的名家,这些名家的一部分作品,是重大题材和社会功能题材的绘画。但如果换一个以艺术性和思想性为评价标准,则有很多艺术的评价都可能改写。比如一些画家的作品,如果从社会进步和社会功能的角度是值得留在史册的。但从艺术创造价值看,这些作品又太过于直接照抄照片或照搬已有的绘画风格,就没有什么理由将这些看作艺术史的重要作品。
刘文西《毛主席和牧羊人》,1957年作
看过的几个回顾展览,并未摆脱唯名头论或江湖炒作模式。展览学术论证的比重严重不够。相对而言,前面几年的情况比较真实。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画家大多靠代表作成名,比如1955年黄胄画的《洪荒风雪》,1959年石鲁画的“转战南北”,1957年刘文西在浙江美术学院的毕业作品《毛主席和牧羊人》,这些代表作,产生的影响力经久不衰,显示了他们的艺术实力,对他们后期成为名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画家以代表作成名的风气,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期。“第八届全国美展”以后,全国性的中国画展览频繁举办,每年有十次二十次之多,获奖者甚众,但被社会、被画界关注者甚少。现在回头看那些获奖作品,多数有些“水”,经不起推敲,也代表不了什么。
一、“广告”式的当代艺术
近三十年的中国画评价,目前的关注角度,主要是在意识形态视角的框架下,官方与市场的选择。一些纯艺术性的探索,尤其是边缘化和体制外艺术家的一些探索,因此被看作是从价值取向到笔墨形式均为非主流的过程。
黄宾虹 黄山汤口
陈子庄 山居图
我们知道,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画坛出现多元化的视角,那时一些画家、美术史家将中国画的传统、内涵、笔墨和个人修养作为中国画评价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下,黄宾虹、陈子庄的山水画浮出水面,其影响力迅速超过原有许多重要的山水画家。目前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画的总结,尚处在一个各执一词的阶段,即艺术家、收藏家、画院、协会、美术馆、媒体等各个群体,都在推介自己认同的艺术家进行回顾。
李可染 万山红遍
“第九届全国美展”以后,中国的书画市场逐渐繁荣,很多画家看到机遇,通过市场运作、炒作获得成功。炒作是以价格高低决定成败,从此人们对代表作的关注度降低了。从这个时候开始,画家上了报纸的娱乐新闻版,在报上男女画家与歌星、影星挤在一起,频频出镜,常常亮相,成为大众传媒的主角。通过炒作,很多人成了名家,所谓一线画家就是炒作出来的。成为一线画家,身价已经很高,但是时至今日,他们仍然通过微信短视频、抖音,三日一新闻,五日一消息地折腾。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炒作起来的名声,像一棵无根的草,没有底气,一旦偃旗息鼓、鸦雀无声,心里就打鼓。
傅抱石 虎距龙盘今胜昔 136×191.8cm 1964年
所以,现阶段出现的各种回顾展,实际是一个“绘画广告”回顾,因为多数艺术家、收藏家、记者以及画院、协会、美术馆和画廊的从业人员,多数是小圈子观念,没有站在绘画史的高度,来发表自己观点的气度。更多的人又并不了解中国画创作的真实状况,他们所看到近三十年来的风云画家,实际上正是积极动用“广告”自我宣传的群体。那些为艺术负责任的画家或者低调或者没有兴趣用“广告”宣传,就从画坛上消失或者被边缘化。
蒋兆和 列宁像
人们可以看到的画家资料,比如头衔、拍卖纪录、画集、期刊、网上信息等等。实际上,人们接触的这些资料源,正是“广告”艺术家制造出来的艺术文献库。如果按照这些资料认定的话,近三十年中国画的发展史,就成为一个“绘画江湖”史,如果完全以公众媒体的画家信息为依据,这种“艺术评价”显然是不准确也不正确的。
二、著名评论家的评价未必准确
著名评论家对当代中国画家的评价是否准确呢?事实上评论家为画家写的评论文章,都是有偿服务的所谓“美言”,多数属于“运作性”文章。著名评论家通过“快餐”式的手段,不负责任地搬弄一些赞美之词,正是因为这些评论家的导向,造成了近三十年来中国画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周思聪 人民和总理
近三十年来艺术品市场的模式,实际上是由“礼品”功能奠定的,即艺术市场的商业运作对象是有职位,有价位的画家。“礼品功能”奠定了画家知名度和市场收藏的基本格局,自二〇〇〇年以后的市场泡沫热,只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加盖的空中楼阁。当然,在炒作的过程中画商们也塞进了一些商品画家,并为官员、画廊经理人、收藏家和媒体记者接受,这实际上比唯职位论还要低俗。
中国现在的美术馆、艺术机构、画廊,多数资本投入有限。它不可能花太高成本去支持创新,而只能在赶潮流的基础上,依赖各路江湖圈子的支持,作为一个运作和影响的基础。既不能按照学术标准运行,也没有严格的定位和准入门槛。再说大部分机构也不知道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运行。
《不灭的明灯》杨之光 鸥洋合作 1977年
三、有待重新评价
2015年以后,随着世界大环境的变化,画坛也进入了一个无权威的时代。炒作的虚假,也随着人们对画家、作品、市场的进一步了解,真相大白。人们对“名家”不迷信了,“炒作”失去作用。
那么,2015年以后画家怎么成名?唯一的捷径只有靠平台和职位。但是,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职位是短暂的。靠职位、权力成就的名声,也不会长久。艺术,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
徐悲鸿 《会师东京》初稿
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末,艺术品市场繁荣之始,平台与职位,一直就是画家炒作的重要砝码。一些平台精英,迅速打出一套职位 + 炒作的组合拳。利用官媒、官方资源,假公济私。几年之间,画价攀升到几十万一平尺,超越了吴昌硕、赵之谦这些晚清绘画大师。现在如何?不必多说。
颠倒,是常会发生的事情,不足为奇。昨天的真理,今天的谬误,往日的红花,如今的败絮,这种经过一段时间沉淀以后,所作出的重新判断,我们称之为还历史本来的面目。
王盛烈 八女投江 (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但这也不容易,事后说起来总是轻巧的,可过程本身,却不轻松。有时候,你明明白白知道那是错的,可由于这样和那样的原因,大多数人认为那是“对”。曾有几位熟悉的人,就喜欢跟风。当其时也,也许你的良知,使你不甘让熟人花大头钱,买低劣品,你铮铮而言,掷地有声,说那是鹿,而不是马。拍案而起的时候有过,但是,凭你,根本拉不回来 。
于是,只好沉默,等待水落石出,人们会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哪怕要等好多好多年,哪怕已经盖棺论定,板上钉钉,总会有这么一天,该颠倒的,终究要颠倒过来。
这大概就是人类的长处,也是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否则,人类失去了这一份自我完善的能力,这世界也许早就沉沦,也无进化而言了。
何香凝 狮
总结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画创作,是一件值得慎重的事。要尽可能排除取舍中的功利和非绘画因素。避免那些假冒的名家,伪劣的名作,挤进绘画史。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近三十年来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真正的当代中国画创造和杰作还没有开始。尽管这三十年改革开放有它的局限性,但这不是一代人可以借此沉溺名利的正当性理由。相反,这一代人只有承认自己的“铺路石”命运,才会受到后人的真正尊敬。
没有一个国家的绘画史,会将模仿外国人或别人观念、形式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绘画史最终是绘画创造史,绘画史不是社会怀旧史或者江湖成功史。在这个意义上,近三十年来中国画还没有真正的总结,目前只有一个还在演变中的“绘画江湖”史,或者“绘画广告”史。
潘天寿 鹰石山花图
-
上一篇: 梅墨生:写生方法形成实境美
-
下一篇: 刘凌沧:传统壁画的制作和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