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花鸟画根深叶茂,绚丽多彩,看不过来了!

李行百(1926.5—)字信伯。四川成都人。擅长中国画、画论。194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中文系。后拜张大千为师学画 。四十年代初参加“蜀艺社”,从芮敬予学画史、画论,从谢无量学文物鉴赏。1952年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编辑部、北京画院工作工作,后为《中国画》..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953.html 2024-08-29

这女子的花鸟,风骨峻峭

这女子的花鸟,风骨峻峭张坤仪(1895—1969)字幼华,广东番禺人拜高奇峰为师是“天风七子”中惟一的女书画家擅长花鸟画兼长金石书法在“岭南画派”后续传承人中,张坤仪无疑是最优秀的女性画家。张坤仪出生于广东番禹一个文人之家,天性聪颖洒脱,自幼受家学熏陶,颇喜文..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939.html 2024-08-09

吴大澂:这山水小画,好清新

吴大澂(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光绪间任广东、湖南巡抚。他与晚清学界、政坛名流如吴云、俞樾、冯桂芬、李鸿章、潘祖荫、翁同龢、张之洞、袁世凯等,或为师生同僚,或为友朋同好、儿女亲家;其人精于鉴古和古文字考释,亦长于..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927.html 2024-07-10

萧谦中山水册,充满文人意趣

萧愻(1883-1944)字谦中,号大龙山樵,安徽怀宁人。早年从师姜筠学习山水画,成绩显著。画山水学其师,并为师代笔。后出游西南、东北名胜,行万里路,开阔艺术视野。1921年重返北京,广泛涉猎历代名家作品,深得传统艺术精华,尤醉心石涛、龚贤、梅清。1920年与周肇祥..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919.html 2024-05-30

岭南黎葛民的山水,大气磅礴

黎葛民( 1882一l978 )原名黎庆瀛,字葛民笔名逸斋、乙翁,广东省顺德县人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分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黎葛民辛亥革命几年后留学日本习绘画,回国后以绘画为专业,数十年如一日。数游岭南及江南名山大川,以自然为师,技艺大进。..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878.html 2024-03-08

启功的山水画,大开眼界!

启功以书法家和学者名噪天下但其书名掩了画名使得少有人知晓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启功先生早年曾立志做个画家并拜贾羲民、吴镜汀为师学画还受溥心畬、张大千、溥松窗、齐白石等大家的指教点拨他取法乎上,勤奋好学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已名噪画坛五十年代画艺已到成熟阶段他的山..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873.html 2024-03-08

陈大羽画紫藤,万紫千红总是春

陈大羽(1912-2001)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大师,书法家、篆刻家早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46年,经谢公展一位学生的介绍得识齐白石并拜之为师专攻大写意花鸟陈大羽以大写意花鸟而著称,尤擅画雄鸡,兼及山水、人物,作品气势宏伟,笔力雄健,浑厚酣畅。他对大写意花鸟最..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865.html 2024-02-26

精彩纷呈的张大千花鸟扇面

众所周知,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个阶段。张大千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张大千早年遍临古代大师名迹,从石涛、八大到徐渭、郭淳以至宋元诸家乃至敦煌壁画。张大千 花鸟张大千 红..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844.html 2024-02-05

唐伯虎画画有多厉害?画了一只母猫,真的公猫看到了直接往上扑

唐寅是明朝人,字伯虎,“明四家”之一,号称“江南第一才子”。相传唐寅年少时拜沈周为师,跟沈周学画。时光匆匆,一晃就学满一年了,唐寅觉得自己画得不错了,至少看起来和老师的画相差不了多少。唐寅看自己的作品是越看越满意,心想,应该可以“出师”了,可以辞别老..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750.html 2024-01-12

1946年,张大千离开大陆前的上海画展

1946年9月张大千在上海龙华机场(糜耕云拍摄,田洪提供)在张大千前半生的艺术生涯中,上海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码头”,也可以说是他扬名立万的“龙兴之地”。张大千在这里先后拜曾熙、李瑞清为师,研学书画,还结交了许多著名的同道友人与收藏家、赞助人(如宁波小港李..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621.html 2023-08-10

齐白石嫉妒他,却将三个儿子都送其门下学画!

王梦白 1927年作 策杖寻梅图他曾是享誉京城的天才画家,一个让齐白石嫉妒不已的青年才俊,白石老人虽妒其才华,让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画画!他究竟是谁呢?1被历史遗忘,连模样都不确定网络上广为流传的王梦白照片,都不正确王梦白生于1888年,1934年过..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588.html 2023-07-03

高剑父:岭南画派是如何画昆虫的?

(清)岭南画派鼻祖-居廉的绘画作品高剑父:岭南画派是如何画昆虫的?先师居古泉(廉)的画法,早岁师乃兄梅生先生(巢)。梅生先生作风远宗崇嗣,近仿南田,而造成独特的风格。师既得乃兄心法,暂乃离去,而专向大自然里寻找画材,以造化为师,更运用其独到的写生术,..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401.html 2023-04-01

她笔下的花鸟,气宇不凡!

张坤仪(1895—1969),广东番禺人,天性聪慧,擅交游,父母早逝,13岁肄业于女子师范学校,后邂逅高奇峰先生,景仰其人其画,遂拜其为师。她的画作有大丈夫阳刚之气,汰去冶艳柔媚之女子气,风骨峻峭,别有法度。..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380.html 2023-02-08

这女子的花鸟,风骨峻峭

(1895—1969)张坤仪与高奇峰张坤仪父母早逝,13岁肄业于女子师范学校,后邂逅高奇峰先生,景仰其人其画,遂拜其为师。因为勤奋努力,加之沐其师之恩泽,个人获益匪浅。<section style="margin-right: 16px;margin-left: 16px;white-space: normal;outline: 0px;max-width: 100%;font-family: -ap..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270.html 2022-10-08

董寿平:万物皆为吾师

董寿平(1904-1997),书画家、美术理论家、鉴赏学家。他驰聘中国画坛70余载,博采众长,自辟蹊径,成就瞩目。他继承了中国画技法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他的画风苍劲浑朴,布局精到,清新典雅,笔墨活泼,出于天籁,富以高度的艺术概括,以造化为师而不违古法,既求形似,也重神似,更重表现对..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266.html 2022-10-07

徐悲鸿画马有什么讲究?看完就懂了

首先是强调骨骼,有骨有肉——没有骨感的马肯定不是徐悲鸿的真迹。徐悲鸿在法国求学时,经常去马场写生,对马的解剖研究极深。他在早年写给刘勃舒的信中曾写道:“学画最好以造化为师,故写马必以马为师,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徐悲鸿画..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260.html 2022-10-06

俞樾与吴昌硕的师生谊

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吴昌硕,但凡爱好书画者,无人不知其名。提及吴昌硕,人们总会连及到另一位历史文化名人俞樾,两人不独有同乡之谊,还有师生之谊。1872年,28岁的吴昌硕负笈杭州,入诂经精舍,拜刚过知天命之年的俞樾为师,习小学及辞章。俞樾是当时大儒,在述及学习汉字之律梁时坚持“欲通经训必..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254.html 2022-09-30

李苦禅写荷,酣畅淋漓

李苦禅,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著名国画大师,擅长写意风格的绘画。他的作品中有的画风细腻温柔,有的画风气势磅礴,花鸟如有神会,山水浓墨朴实,被大家称为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他出身贫寒,拉过人力车,借住庙宇过活。后拜齐白石为师,同学见他困苦,赠“苦禅”二字。“苦”..
https://muzhiart.com/cms/show-3095.html 2022-06-30

萧谦中山水册

萧愻《山水册》 年代癸未(1943年)作尺寸17.6×25.5 cm. 约0.4平尺(每幅)萧愻 (1883-1944)字谦中,号大龙山樵,安徽怀宁人。早年从师姜筠学习山水画,成绩显著。画山水学其师,并为师代笔。后出游西南、东北名胜,行万里路,开阔艺术视野。1921年重返北京,广泛涉猎历代名家作品,深得传统艺术精华,尤醉心..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898.html 2022-05-29

元 黄公望 | 剩山图 品鉴

名称: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画家:黄公望朝代:元材料:绢本收藏:浙江省博物馆尺寸:横51.4公分,高31.8公分《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完成的纸本水墨画,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作品是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
https://muzhiart.com/cms/show-2884.html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