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七年,恭亲王出资重修戒台寺,辟为避暑修养之地。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溥心畬同母亲、弟弟避难于清河二旗村,随后两度到西山戒台寺读书绘画,前后隐居达十数年之久,有“西山逸士”之号。戒台寺多松,以唐代栽种的千年古松而闻名。在溥心畬现存的画作中,有多幅以松为主题。其笔下的老松枝干虬曲盘踞,笔锋方向如松树之偃仰姿态多变。线条灵动而具韵律感,配合浓淡干湿交杂的墨色,气势雄浑刚健,夭矫如龙,展现古松老而弥坚的活泼生机。松枝间留白处,常题有记忆中与松相关之二三事。甚至在后来的一些诗词文章中也多提及这段隐居生活和景致,忆旧怀乡之情甚浓。
身为旧王孙,这样缠绵的文化乡愁其实一直都在。尤其到了台湾之后,溥心畬用秋园杂卉笔法所绘花草勾绰纵掣,萧散闲逸,但始终遮不住寂寥之情。如曾题《诗画四屏》:“今日重开满园树,卷帘不见旧宫人”;又如《变叶木赋图》题说,“知白守黑,善变奚为”。或许正是这种旧王孙的情愫,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冲激时,使他本能守护着一种文人的坚持和一个传统时代的精神价值,而成为“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