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趣从何而得

来源: 互联网收集【声明】 编辑:小木 发布时间:2022-04-17 506 阅读
  • 举报
    山水画的意趣从何而得


      白雪石作品

      有学生问: “画山水如何才能画出意趣?画中山石、树木、流泉、房舍都能刻画到位,为什么整幅作品却呆板无味?”

      

    山水画的意趣从何而得


      陈少梅 路转松涛

      画画是把自然中美的东西提炼出来。提炼之法:省其有余,补其不足。山水画中的物象是从现实中来,自然物象经过画家艺术加工升华,这才是艺术形象。把纯粹的自然物象搬到画面上来,往往缺乏意趣。

      

    山水画的意趣从何而得


      齐白石作品

      山水画重在能表达出意趣,齐白石画牛耕田,看来看去不像牛,但尽管形象不像,牛的意趣却在,并使人感觉到它还在慢腾腾地往前走;尽管没有画水,却使人感觉到田里的水还很深,这就叫“得意忘象”。因此,画山水画不能光考虑“像不像”的问题,应以意趣为第一。

      对生活要谙熟于胸,对形象要谙熟于胸,熟才能体现意趣。画家胸中要有丘壑,这并不是说要记多少山川,而是通过饱游饫看,了解山川树木的生长规律,云烟气霭的生成与动态,自然造化的神韵与气势。使人开眼界、阔怀抱,从造化中汲取艺术的滋养与灵感。

      

    山水画的意趣从何而得


      李可染作品

      以及村庄、市集如何?树木、房舍如何?人事、生活又如何?道路交通怎样?云烟出入又怎样?山峰如何?平坡如何?深壑又如何?流泉水道如何?江河湖沼如何?皆要一一领会在心。只有这样画家才能“胸中自有丘壑”。这里的丘壑,也应当是饱受造化万象之蒙养,蕴藏于胸中之淋漓元气。

      

    山水画的意趣从何而得


      陆俨少作品

      画画很难摆脱物象的束缚,因为最初学画往往从画形象入手,但学到后又往往甩不掉,受形象的束缚。这就需要有识见,有胆略,有自己的主张,才不会被物象所囿,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思。

      中国画尚意趣,而这意趣往往来自画家的情趣、情感。所以画山水也是写自己,不是去描摹山、水的外形。凡艺术依耳目视听得者都不高,最高的是写自己内心的感悟。要见此知彼,治一如治万,贵在想象。

      

    山水画的意趣从何而得


      钱松岩作品

      杜甫《古柏行》云:“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把云、月、巫峡、雪山都写活了。画画也是如此,凡画一物,虽是静物,也要画活。无论动物、静物,均需画出其神、形、气、势便活。活,意趣自然可得。

      

    山水画的意趣从何而得


      启功作品

      中国画中的“画”与“写”,不止是两种方法,更是两种境界。“画”是描画,指描画外形。“写”是表现,写胸中逸气。率意的写,活脱的创作状态,也许更接近于意趣。

      

    山水画的意趣从何而得


      石鲁作品

      中国画需先有法,先胸有成竹,后来画家修养达到深厚的程度时,则要无法,胸无成竹,后者境界高,苏东坡之书札、题跋皆若不假思索,自称天趣。 (文/丁雪峰)

      

    山水画的意趣从何而得


      吴湖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