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来源: 互联网收集【声明】 编辑:小木 发布时间:2020-11-09 1.7k 阅读
  • 举报

    “佛像都是表法的,佛教教义的谛,就体现在佛教美术”,如果不能对佛教艺术中所蕴涵的佛教思想进行揭示,龟兹石窟的研究终究是不完全,也不深入的。

    佛、菩萨、缘觉和声闻是佛教的四圣,龟兹石窟中有丰富的相关图像,这些图像中包含着丰富的佛学思想,它们的演变也反映出了龟兹佛教的变迁。本文作者拟对龟兹石窟中的四圣图像进行收集整理,并结合佛教文献对其反映思想加以考证。

    学界对于龟兹石窟的研究已逾百年,各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使我们对龟兹佛教及其艺术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但是在一些方面研究,才刚刚开始。比如龟兹石窟佛教艺术所反映的佛学思想。“佛像都是表法的,佛教教义的谛,就体现在佛教美术”,如果不能对佛教艺术中所蕴涵的佛教思想进行揭示,龟兹石窟的研究终究是不完全,也不深入的。

    近年来,已经陆续有学者对龟兹石窟中蕴含的佛学思想展开讨论。这些讨论和研究都为龟兹佛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万里之行,始于足下,龟兹石窟佛学思想研究的基础工作—龟兹石窟图像学的工作还很薄弱,龟兹石窟壁画中的许多题材还没有识读出来,已识读的题材有的图像表现还没有全部揭示出来。这些问题都制约着龟兹佛学研究的深入。有鉴于此,笔者拟打算对龟兹石窟中的四圣图像进行收集整理,并结合佛教文献对其反映思想加以考证,抛砖引玉,为龟兹石窟图像学的建立作些基础工作。不当之处,还望专家学者多多批评指正。


    佛教把有情众生划分为十个境界,称为十法界。其中,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和地狱六趣迷于生死苦海,被称为六凡;而声闻、缘觉、菩萨与佛陀已经脱离烦恼,断轮回之苦,被称为四圣。

    佛教四圣中,佛无论能力、功德和境界都是最高的,什么是佛也是佛教徒首先要了解的问题。因为佛是什么,佛与大千世界以及芸芸众生是什么关系,对每个佛教徒而言都是其是否把佛教作为其信仰对象,以及如何信仰的基础。这些内容实际上是佛学中的佛陀观需要回答的问题。

    龟兹石窟中包含有丰富反映佛陀观的壁画,反映的相关内容也非常丰富,笔者已经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因而本文仅仅对石窟出现的图像情况加以简单介绍。

    龟兹石窟反映的佛陀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公元7世纪以前,这个阶段的早期认为释迦牟尼为佛教教主是具有理想人格的圣人,他是人,而非神,尽管他具有很多超人的品格,佛身是有漏的。佛不世出,在现在,于世间传法度化众生的只有释迦牟尼一佛,体现唯礼释迦的特点。(图一)但是,随着佛教的发展,在这个阶段的后期,释迦牟尼逐渐被神化,从圣人逐渐成为救赎宇宙间一切有情众生的全能神-宇宙佛。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龟兹石窟的龟兹风洞窟壁画中。(图二)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一 克孜尔石窟第14窟主室左侧壁

    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二克孜尔石窟第17窟左甬道外侧壁

    第二个阶段为公元7世纪以后。随着汉传佛教回流龟兹,大乘佛教的佛陀观念对龟兹地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多佛、十方佛等观念日益流行。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卢舍那佛以及千佛的内容也出现在龟兹石窟壁画中,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龟兹石窟的汉风和回鹘风壁画中。(图三)(图四)受其影响,龟兹本土的佛陀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龟兹风洞窟中也出现了反映大乘佛陀观念的壁画。如库木吐喇石窟第58窟主室正壁大龛的正壁绘一棵圆冠形、树杆上系有绿色的飘帛的树。树上残存树神形象,此外还绘有多种乐器,包括琵琶、鼓、腰鼓、锣、筚篥。表现的当是乐器不鼓自鸣的净土场景。该窟主室券顶绘菱格塔中坐佛。这些图像似乎都暗示着此窟的主尊已经是法华教主永远的释迦佛。(图五)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三 库木吐喇石窟第14窟主室正壁

    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四 阿艾石窟主室右侧壁卢舍那佛

     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五 库木吐喇石窟第58窟主室正壁龛

    佛像一般着僧衣,头有肉髻,眉间有白毫。有时持钵。不同的佛像有的还有自己的特殊标志。如药师佛有时持锡杖,持透明药钵,卢舍那佛有时身上绘出六道。有头光和身光,有的身光和头光中绘有七佛或其它纹样。但在汉风和回鹘风的壁画中,有时佛像没有身光。


    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意译为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菩萨修行的目的就是成佛。菩萨是因位正在修行的圣者。佛是果位已经圆满的圣者。两者是因果的关系。菩萨本为大乘观念,但是随着佛教的发展,小乘诸部派也逐渐接受了认同了这个观念。如说一切有部认为,菩萨是成佛的中间阶段。《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对于菩萨资格的认定,采取非常严苛的立场。如论中言:

    齐何名菩萨,乃至广说。……复次为断实非菩萨起菩萨增上慢故而作斯论。所以者何?有诸有情,以一食施、或以一衣……或一摄心观不净等。便师子吼作如是言,我因此故定当作佛,为断如是增上慢故。显虽经于三无数劫具修种种难行苦行,若未修习妙相业者犹未应言我是菩萨,况彼极劣增上慢者。是故菩萨乃至初无数劫满时,虽具修种种难行苦行,而未能决定自知作佛。第二无数劫满时,虽能决定自知作佛,而犹未敢发无畏言我当作佛。第三无数劫满己修妙相业时,亦决定知我当作佛,亦发无畏师子吼言,我当作佛。

    问:若诸有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不退转,从此便应说

    为菩萨。何故乃至造作增长相异熟业方名菩萨耶?答:若于菩提决定及趣决定乃名真实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修妙相业来,虽于菩提决定。而趣未决定,未得名为真实菩萨。要至修习妙相业时,乃于菩提决定,趣亦决定,是故齐此方名菩萨。

    从有部对菩萨所做的定义,菩萨需经历三无数劫修行满,修妙相业发菩提决定,才可名为菩萨。此外,菩萨修"相异熟业"时,具有“舍诸恶趣恒生善趣、舍下劣家恒生贵家”等五种妙相胜事。龟兹石窟中的菩萨观念的发展也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其内涵基本反映了上述有部对菩萨的定义,主要出现在龟兹风壁画中。就其所指而言,主要有三类,一类指修行中的释迦牟尼,主要反映在本生故事壁画中。(图六)二类指现在以补处菩萨身份在兜率天宫说法的弥勒菩萨。(图七)三类是作为过去佛的前世,菩萨为因位,佛为果位。(图八)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六 克孜尔石窟第17窟主室券顶

     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七 克孜尔石窟第17窟主室前壁上方半圆端面

    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八 库木吐喇石窟新1窟主室穹窿顶

    第二阶段为公元7世纪以后。汉传佛教的菩萨观念传入。在其观念中,佛成为全能的存在。而菩萨则代佛传法度人。很多经典中甚至提到,像观音和文殊等大菩萨实际上在远古已经成佛,为了度化众生,所以在今生显现菩萨身;为了度化众生,更以多种化身显现。重要的菩萨往往图像特征明显。(图九)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九 阿艾石窟主室左侧壁观音

    依大乘经典所载,在所有大菩萨中,文殊菩萨不只是四大菩萨中“大智”的象征,而且,在过去世他曾为七佛之师。其锐利的智慧,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因而有‘三世觉母妙吉祥’的尊号。而且,依《首楞严三昧经》所载,他在久远的过去世早已成佛,号称龙种上如来。所以,其为释迦牟尼佛二胁侍之一,只不过一种慈悲度化的大权示现而已。(图十)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十 阿艾石窟主室右侧壁文殊菩萨

    汉传佛教的菩萨观对这时期龟兹地区原有的佛教传统也产生了影响,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些龟兹风洞窟中开始出现一些菩萨的图像,但是其具体功能和名号无法确定。(图十一)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十一  库木吐喇石窟第50窟左甬道外侧壁龛内

    菩萨图像与佛陀的造像的差异很大,一般为天人相或世俗贵族相。当然不同的菩萨还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如弥勒菩萨手提净瓶;观音菩萨头冠中有阿弥陀佛,手中持有杨柳枝;大势至菩萨头冠中有宝瓶;文殊菩萨手持莲花等。龟兹风的菩萨均绘出头光和身光,而汉风的菩萨有时并不绘出身光。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在有佛的时代,因为闻听佛讲说十二因缘而证入涅槃的修行者,被称为缘觉;而在无佛的时代,凭借自身观察思考,领悟了诸法生灭的因缘而入涅槃的人,被称为独觉。按照说一切有部的观点,独觉又可分为两种:部行独觉和麟角喻独觉。部行独觉指,因为亲闻佛说法,领悟四谛并已证入不还果,随后因为各种因缘,无法继续获得佛陀的指导,自己修行并获得阿罗汉果的修行者;麟角喻独觉指一直没有得到佛的教导,独居修行一百大劫,而亲证智慧并证入阿罗汉的修行者。

    然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二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名独胜。有余说。彼先是异生。曾修声闻顺决择分。今自证道得独胜名。……麟角喻者。谓必独居。二独觉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资粮。然后方成麟角喻独觉。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何缘独觉言不调他。非彼无能演说正法。以彼亦得无碍解故。又能忆念过去所闻诸佛所宣圣教理故。又不可说彼无慈悲。为摄有情现神通故。又不可说无受法机。尔时有情亦有能起世间离欲对治道故。虽有此理。由彼宿习少欣乐胜解无说希望故。又知有情难受深法。以顺流既久难令逆流故。又避摄众故。不为他宣说正法。怖諠杂故。

    声闻,又称阿罗汉,指佛在世时,因为亲耳闻听佛陀的教导,领悟四谛所揭示的世间真理,并断尽烦恼,证入涅槃的佛弟子。在佛教早期经典中,凡亲耳闻听释迦说法的弟子,不论在家与否,都被称为声闻。但随着佛教的发展,只有出家弟子才被称为声闻。《大毗婆沙论》云:

    何故名阿罗汉?答:应受世间胜供养故;名阿罗汉。谓世无有清净命缘,非阿罗汉所应受者。复次阿罗者、谓一切烦恼。汉、名能害。用利慧刀,害烦恼贼,令无余故;名阿罗汉。复次罗汉、名生,阿、是无义。以无生故;名阿罗汉。彼于诸界诸趣诸生生死法中,不复生故。复次汉、名一切恶不善法。言阿罗者、是远离义。远离诸恶不善法故;名阿罗汉。此中恶者、谓不善业。不善者、谓一切烦恼。障善法故,说为不善。是违善义。如有颂言:远离恶不善,安住胜义中;应受世上供,故名阿罗汉。

    与佛陀相比,声闻、缘觉都领悟了四谛十二因缘的“法印”,并已经证入涅槃。就如同论中所言:

    谓若有人弃舍家法净信出家,即名初入诸佛法海。若尽诸漏证般涅槃,名究竟入诸佛法海。

    缘觉还有一点和佛是相同的,即他也是通过自身观察和亲证获得了智慧,而不像声闻,需依靠佛的教导。

    但是声闻、缘觉毕竟和佛还是有很多差异。

    关于佛不共于声闻和独觉的品质,《大毗婆沙论》中详尽的列出了许多方面。(详见下表:)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对于上述种种不同,基本上可以划入三个层次:智能、断烦恼和的功德。关于其具体归属可见下表: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即使三者共有的品质,佛和声闻、缘觉也存在着差异。如《阿毘昙毗婆沙论》记载:

    声闻、缘觉虽然获得了觉悟,但其肉身并非是诸根具足的,依然有烦恼。佛却不再受肉身的烦恼。

    “身有三十二大人相。庄严八十随形好。身光一寻。观无厌足。”,“问曰。谁有此白发耶。答曰。凡夫圣人俱有。圣人从须陀洹。至辟支佛。唯除世尊。所以者何。佛世尊无发白渐落皮缓面皱音声破坏。死时无解支节。痛心不错乱。根不渐灭。一时而灭。此是佛身之法。问曰。以何等故佛世尊。无白发渐落皮缓面皱耶。答曰。此是恶色。佛世尊永离恶色故。问曰。佛作何业。无如是报耶。答曰。佛世尊。本为菩萨时。修行善法。信心坚固。未曾衰退。以行相似因故。受如是相似果。以是事故。无白发渐落皮缓面皱。”。

    当然关于佛是否有老化现象,论师间存在不同的看法,上文中,我们谈到佛的生身有漏及其在壁画中的反映,就是明证。但无论怎样,佛的生身在各个方面与声闻和缘觉存在差异,则是为所有的论师所接受的。

    《杂阿含经》也有关于佛不同于声闻和缘觉的品质。

    “比丘于色厌、离欲、灭、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比丘,亦于色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比丘,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有何差别。……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谓四念处、四正勤、----。比丘,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通道。复能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罗汉差别。”

    “如来应等正觉者,先未闻法,能自觉知,现法自知,得三菩提。于未来世,能说正法觉诸声闻。所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说道,为众将导。然后声闻成就随法随道,乐奉大师教诫教授,善于正法,是名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种种别异。复次,五学力,如来十力。何等为学力。谓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何等为如来十力。谓…”

    由上述记载来看,佛是自悟自觉者。就悟而言,只是悟的先后有别,缘觉也是自悟者。就说法渡生、教授教诫来说,其实佛弟子也是具有几分的能力,只是不如佛的圆满。但是如来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却是佛与声闻缘觉真正的差别之处了。

    我们知道,神通是佛、缘觉、阿罗汉都有的能力。说一切有部认为,五神通为佛与弟子共有,但佛更为殊胜。如化佛的神通,佛所化诸佛,其所作行为可与佛不同;但是无论是阿罗汉还是缘觉,他们的化身行为只能与主尊保持一致。

    彼复翻说佛于一时化作化佛。身真金色相好庄严。世尊语时所化便默。所化语时世尊便默。弟子一时作化弟子。剃除须发着僧伽胝。弟子语时所化亦语。所化语时弟子亦语。问诸大声闻亦能如是。世尊于此有何不共。答佛于心定俱得自在。入出速疾不舍所缘。能以一心发于二语。谓自及化。于中欲令语者便语。不令语者便默。声闻心定非极自在。入出迟缓数舍所缘。虽能一心发于二语。谓自及化。然于其中欲令一语第二亦语。欲令一默第二亦默。不能令其一默一语。又佛世尊于诸智境皆得自在非诸声闻。故佛此中亦有不共。

    佛所具有的天耳、天眼、他心通和看透过去现在未来的能力也远远超过声闻和缘觉,佛是遍知一切和度化一切有情众生的,而声闻和缘觉都是有欠缺的,无论是在智慧上,还是度化众生的能力上。而且佛所具有的一切智慧和能力是恒常具备的,随时示现。而声闻和缘觉只有在进入禅定等特殊状态下才可以实现。此外,相对于声闻和缘觉,漏尽通是佛陀独有的,不同于声闻和缘觉。佛具有大悲也与声闻和缘觉的慈悲不同。声闻和缘觉的慈悲,只是想象到众生的痛苦心生怜悯,也想给众生快乐,但是他们事实上不能真正使众生解脱痛苦。而佛的大悲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怜悯和想给众生快乐,而且实际上也真能使众生解脱并带来快乐。之所以会产生佛所具有上述不共声闻和缘觉的能力,归根揭底是佛陀累世修行积累的功德。

    关于声闻和缘觉的图像在龟兹风洞窟中有比较多的展现,而在汉风和回鹘风洞窟中则出现不多。这可能和大乘佛教中贬抑阿罗汉和缘觉,褒扬菩萨的观念有感。

    一般来说,比丘和缘觉均着僧衣。

    比丘与佛陀的发际线是不同的,佛陀的发际线比较圆滑平整,或者在额间略有下凹的弧度或小弯折,但比丘额际线的弯折幅度却很明显。尽管也存在少数佛的发际线在额间弯折弧度稍大的情况(如172窟侧道坐佛以及175窟左甬道内侧壁坐佛等),但纵观龟兹诸石窟,这种发线的区分还是比较普遍的。

    在龟兹传统风格的壁画中,比丘的发际线很多是呈倒Ω形,即在两边有一个小弯曲或变成一个小尖(半侧面像有时只画一个),特征明显。在克孜尔38窟,后甬道涅槃经变中也绘一身有肉髻的年轻比丘,他正在礼拜佛足(图十二)。仔细观察这些比丘与佛的头部描画,发际线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十二 克孜尔石窟第38窟后甬道正壁

    龟兹壁画中的佛陀之肉髻,变化形式较多,或饱满,或扁圆,或隆起较陡,或为较浅的圆形突起等。而比丘(除个别如阿难、梵摩那),一般没有肉髻。

    龟兹石窟壁画中的绝大多数比丘像并不绘头光,绘出头光的比丘,在克孜尔石窟只有少数例子,如克孜尔石窟第163窟主室券顶的菱格故事画中,佛陀身边有一位双手持布帛的比丘,他有肉髻,也绘出头光。

    缘觉一般有肉髻,发式特征大都为发际线在额间向内转折弧度较大,类似比丘像的倒Ω形发式,还有的肉髻独特不似佛陀,除克孜尔石窟第171窟外多不绘身光而仅有头光。尽管肉髻变化较多,有时与佛陀没有明显差别,但这种倒Ω式的发线却相对稳定,这在龟兹石窟中通常是比丘的特征。另外在森木塞姆、克孜尔尕哈石窟甬道顶部中也发现了相似的造像。缘觉的形象似乎是从比丘到佛陀的一种过渡,与其在“三乘”中的位置相符。佛陀或为头光与身光具足,或为不绘身光但头部与同窟佛像并无差别,发际线多数较为平缓,肉髻整体上看也比缘觉、比丘更圆。

    缘觉表情平静,除了肉髻稍小之外,俨然与佛无异,大约因缘觉之境界仅次于佛的缘故,而罗汉像却变化更为丰富,胖瘦高矮、动静喜怒皆可。

    异样的肉髻或者不及佛陀圆整的发际线都表明其神圣性不如佛陀。从无头光的比丘像,到类似佛陀但又不如佛陀圆满的缘觉,最后到光明圆满的佛像,形象的变化也对应于三者神圣性的递进。

    在龟兹石窟,我们还发现了比丘、缘觉和佛陀并列的壁画。

    库木吐喇50窟主室券顶的天相图颇为奇特,残存的画面为比丘乘车(比丘似有“双头”,形象罕见)驶向一座城,具三角形城垛,城墙之中绘三身坐像,中间为佛陀,其右侧人物顶有肉髻,有头光而不具身光,左侧人物无肉髻,身份应为比丘。(图十三)笔者推测此城应为“涅槃城”,城内人物为代表漏尽解脱的声闻、缘觉、佛三乘,比丘所乘之车,为承载其达到生死解脱的工具。该图城墙内所绘三身人物,形象各异,两身坐像围绕着中央的佛陀应为代表龟兹流行之佛教信仰中的声闻、缘觉、佛三乘。龟兹石窟中的佛陀、声闻、缘觉和菩萨造像

    图十三 库木吐喇石窟第50窟主室券顶中脊


    佛、菩萨、缘觉和声闻是佛教的四圣,龟兹石窟中有丰富的相关图像,这些图像中包含着丰富的佛学思想,它们的演变也反映出了龟兹佛教的变迁。

    龟兹石窟中早期佛陀图像坚持教主释迦牟尼是具有理想人格的圣人,佛身是有漏的。佛不世出,在现在,于世间传法度化众生的只有释迦牟尼一佛,体现唯礼释迦的特点。 公元7世纪以后,多佛、十方佛等大乘观念日益流行。受其影响,一些龟兹风洞窟中也出现了反映大乘佛陀观念的壁画。

    龟兹石窟早期造像反映菩萨需经历三无数劫修行满,修妙相业发菩提决定,才可名为菩萨。图像中的菩萨一般特指修行中的释迦菩萨、身处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以及过去佛的因位菩萨身。公元7世纪以后,汉地菩萨观传入龟兹,佛成为全能的存在。而菩萨则代佛传法度人。很多经典中甚至提到,像观音和文殊等大菩萨实际上在远古已经成佛,为了度化众生,所以在今生显现菩萨身。

    缘觉和声闻与佛陀一样,都领悟了四谛十二因缘的“法印”,并已经证入涅槃,但他们的肉身并非是诸根具足的,依然有烦恼;缘觉和声闻在智能、断烦恼、神通以及功德都与佛有很大差距。最后,佛的十八不共法是缘觉和声闻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