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来源: 互联网收集【声明】 编辑:小木 发布时间:2022-04-29 1.6k 阅读
  • 举报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仕女图》

      此《仕女图》册共十二开,每开俱有题名,图中以简逸的初石为背景,只写片花数蜂,人物造型纤弱秀美,衣纹细柔,设色清雅,具典型“改派”的仕女风格。

      此选二开,之一为《晓寒图》,之二为《桃林伴鹿图》。均以点笔写意绘花草,意境优雅,云雾或虚写,或实描,各得天趣。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雍正妃行乐图》

      立轴绢本 设色 尺寸不详 私人藏

      宫廷生活即森严又枯燥,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嫔妃,都想方设法取乐解闷。清庭之内不仅雍正帝或扮高人雅士、或作山林野夫以取乐,嫔妃也纷纷效仿,多扮成才女仙人,并由画家作画写之,《雍正妃行乐图》正是由此而来。

      画中女子皆以明清美女模式绘出面容,但在晕染上加入明暗的肌理变化,质感及立体感突出,配景描绘十分详尽写实,是一种中西合璧的画法。但由于画家拘于院画体制,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画中人物多娇柔造作,表情呆板雷同。浓艳工整之中,少了一些精神及气质上的表现。在此选其中二幅。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听阮图》刘彦冲

      卷纸本设色 纵207厘米子 横78.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刘彦冲(1807—1847),初名荣,字咏之,四川铜梁人,侨寓江苏苏州。朱昂之弟子。工诗文,擅绘事,山水、人物花卉师古有深造。泼墨作小米云山,苍郁可观。传世作品有《柳燕图》《群峰秋翠图》《松阴高士图》《听阮图》图中款识可知此画是刘彦冲以其八兄为描绘对象绘出的。

      图中文人身着高冕宽服,抱膝而坐,正听一位歌女弹奏阮琴。阮音清扬,四处芳草如茵,梧桐枝叶繁茂,又配以湖石、芭蕉、翠竹,清幽异常。图中人物用线细劲圆润,颇有古意,设色妍丽明快。草地以大面积花青渲染,以重色细笔根根绘出,间以浓淡的变化,形成雾动云涌之感。梧桐近乎淡墨白描,更有幽深清丽之意。

      整个背景有一种缥缈空灵的虚幻意味,衬托出人物笔墨的写实生动;画中人物的表情动态,又反衬阮音的悠扬动听。虚实相辅,以有写无,形成脱俗越尘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牡丹仕女图》唐寅

      立轴纸本设色 纵125.9厘米 横57.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图绘高髻簪花女子,右手持纨扇,左手擎一枝牡丹,露出无限眷惜之意。仕女形象娟秀端丽,眉目和发髻钩勒精细,晕染匀整,具北宋李公麟圆细流利之笔;衣纹线条遒劲畅利,又吸取南宋李唐及元人刚健方折的笔法,具有刚柔相济,工写并用的特点,创明代仕女画的新典型。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孟蜀宫妓图》唐寅

      立轴绢本设色 纵124.7厘米 横63.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以上笔重彩画宫妓四人,衣着华贵,云髻高耸,青丝如墨,头饰花冠。从人物穿戴来看,正面两位地位高贵,而背向两位疑是宫婢,正奉酒捧食。

      图中写宫妓正劝酒作乐,青衣女子似手拿酒盏,正让绿衣女子斟酒,而红衣女子已不胜酒力,正摆手欲止,却被青衣女子挡住。劝、止之间的神态举止被刻画的生动传神。背后无衬景。

      人物衣饰线条流畅,设色浓艳。服饰上的花纹刻画得十分精细;人物面部用传统的“三白法”表现,晕染细腻,表露出宫廷富贵的生活气息。作者借此图披露孟蜀后主的糜烂生活,有讽喻之意,可证于自题诗、跋。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吹箫图》唐寅

      立轴绢本设色 纵164.8厘米 横89.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唐寅的这幅《吹箫图》仍然沿袭了他早年人物画工细艳丽的特点,继承了五代和宋人工笔重彩的传统,兼用写意笔法。人物面容娟秀,体态端庄。衣纹用笔粗简,劲力流畅,顿挫宛转。敷色浓艳鲜明,技法精工,尤其对细部的刻画,可谓一丝不苟,颇具新意。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秋风纨扇图》唐寅

      立轴纸本墨笔 纵77.1厘米 横39.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尽显了画家水墨写意的才能。图中仕女手持纨扇,于秋风渐起之时,在庭院中徘徊,脸上愁云微露。画面左上角题诗云:“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佳人从手中的纨扇想到自己青春难驻,世情可畏,禁不住黯然伤情。

      画家以简练的笔墨挥写人物形象,笔法略近杜堇,较南宋画家更为洒脱灵活。全画纯用水墨写成,以淡墨染衣带,浓墨画发髻,浓淡枯湿,恰到好处,墨韵生动。衣纹用笔顿挫转折,纵逸潇洒,寥寥数笔便将佳人“秋扇见弃”的哀情刻画的淋漓尽致。

      背景处理极为简括,仅以坡石一角,上侧缀有双钩细竹,疏疏落落,给人以空旷萧瑟、冷寞寂寥的感受。此图是明代写意仕女画中的上品。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钟馗仕女图》 倪田

      立轴纸本设色 尺寸不详 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图写钟馗与其妹倚石对坐,喝酒饮茶,似在谈天说地,旁边一小鬼卒端上新采的野果,气氛平和轻松。人鬼两界的兄妹俩倒都像是凡间的人物,加上瓶花、香炉,更添一些世俗化的气息。作者以不同的笔法来体现不同的人物特征。

      钟馗以大色块渲染,粗笔干墨略加钩勒,画法粗犷有力,体现其孔武雄健之力;其妹用笔轻细,渲染较为细致,色调清雅,显其娴静之态,,一刚一柔,一张一弛,构图斜中存直,对比之中又协调统一,使画面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昭君出塞图》 倪田

      立轴纸本没色 纵105厘米 横51.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自题“一望关河萧索”,写王昭君的思乡之情。画面景色肃杀枯败,塞外深秋,寒气袭人。一身胡服穿戴的昭君,一手执马鞭,一手执缰绳,似刚下马背。空中几只南归的大雁吸引了她的目光,让她不觉黯然神伤,萌生故国千里、归期如梦之感。

      画家较少用线条钩勒,以墨彩直接渲染。师法任伯年的小写意人物画,却又独具一格,笔法更为自由,写中带工,收敛自如。背景以淡彩渲染烘托,以红、绿、黑等重色为主调,形成较为强烈的视觉效果。笔不显而意满,景不实而韵足,格调清新雅致,是一幅难得的佳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月漫清游图》陈枚

      绢本设色 纵37厘米 横31.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枚,生卒年不详。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康熙、雍正时供奉内廷,官内务府员外郎。工山水、人物,追宗宋元,具有传统功力,并参用西法,所作山水、人物形色俱备,用笔精妙。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鸦飞马健图》《月漫清游图》等。

      此图册共十二幅,描绘宫廷仕女寻梅、赏花、吟诗、玩月的深闺享乐生活。每对开均有梁诗正七言诗,更臻诗情画意。笔法精工,仕女秀雅,面部刻画皆参用西方晕染,设色妍丽,是陈氏人物画代表作。

      此选四幅,之一为《月下赏梅》,之二为《秋庭观绣》,之三为《青桐聚戏》,之四为《游湖赏荷》。画中人物比例匀称,动态自然,衣纹线条流畅。不同的场所,布景皆不一样,山石多以方带折笔写出,界画技法精良。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瑶台步月图》 陈清波

      团扇绢本设色 纵25.6厘米 横26.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清波,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理宗宝枯(1253—1258)时为画院待诏。擅山水,多作西湖全景,皆大幅。风致典雅,笔墨嫣润。传世作品有《湖山春晓图》《瑶台步月图》等。

      此图写中秋仕女拜月的情景。画面中天空清虚高远,祥云绕月,月下景色空朦。人物衣饰为典型的南宋风格,用笔轻润,敷色雅致。以高台色深厚重的栏杆,衬出人物纤秀婉约的形象,风格清新动人。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女孝经图》

      长卷绢本设色 纵43.7厘米 横823.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女孝经》为唐代侯莫陈邈(三字复姓)妻邓氏撰,她因侄女被策封为永王妃,作此书以戒之。全书共为十八章,内容多宣扬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

      《女孝经图》画前九章内容,依次为:一、开宗明义章,二、后妃章,三、三才章,四、贤明章,五、事舅姑章,六、邦君章,七、夫人章,八、孝治章,九、庶人章。

      各章图后有楷书《女孝经》原文,字体学宋高宗赵构一派。此图画法工整,人物衣纹采用铁线描,设色浓丽,略师唐人画法。绘树木、花石、屋宇,笔法精致。人物的布局及树石的穿插,有唐代遗风,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四季仕女图》 仇英

      长卷绢木 水墨设色 纵29.6厘米 横300.9厘米 (日)大和文华馆藏

      这是一幅表现宫女们四季游乐的画卷,图用春、夏、秋、冬四个场景画出。以树石相隔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作者画法以唐宋为宗,尤擅青绿山水和仕女图。呈泫精致,画风优美,极具功力。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千秋绝艳图》

      长卷绢本设色 纵29.5厘米 横667.5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此卷在6米多长的画面上,绘写了近70位古代仕女形象,包括从秦汉到明代各个朝代中比较著名、见诸于史实或传说并在社会或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女性,所以称作“千秋绝艳”图。

      画中女子采用工笔重彩写出,多用铁线描钩勒衣纹。服饰敷彩妍丽鲜明。每个人物都手持或配有最能代表和体现她们身份的配物,或琵琶,或花蓝,或笔硕纸墨,或书卷,或铜镜等,并在右上方,各题有七言绝句一首。

      画中人物相对独立,或坐或立,神态万千,通过飘逸的裙摆,招展的披帛,将人物统一联系在一起。但人物面部略显雷同,皆为鹅蛋圆脸,长眉细眼,个性不强。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仕女图》之一 陈字

      屏风绢本设色 纵158厘米 横45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陈字,生于1634年,卒年不详。初名儒祯,宇无名,又字“三白”号小莲,又号酒道人,小名鹿头,浙江诸暨人。擅书人物、花卉。画承家学,亦擅书。

      传世作品有《雪景人物图》《仕女图》。这套仕女屏风共十二开,皆以贵族妇女闲适安逸的生活为题材。画中人物神态舒雅娟秀,画风承袭老莲,有奇傲古拙的意味,造型夸张,但较其父略有收敛,颇具情趣。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历朝贤后故事图》之一 焦秉贞

      册页纸本设色 纵30.6厘米 横37.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册共十二开,取材于古代贤后顺妃故事。此选二开,之一为《葛覃亲采》、之二为《麟趾贻休》。图中作者参酌西法,注重明暗晕染和远近透视,使人物富有立体感,环境有纵深感,形成别具一格的工笔重彩画风。

      仕女形象多纤弱瘦削,已呈现清代仕女画的主要特色。笔法工整细腻,气息华贵。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仕女图》焦秉贞

      册页绢本设色 纵30.2厘米 横21.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焦秉贞以擅画供奉内廷,花卉、山水、人物、界画楼观,不论位置远近,人物大小,不爽毫发,都能采用西法入画。此仕女画册共二十页,现选二开。

      之一为仕女开轩卷帘,薰沐春光,观赏垂柳新绿,少女拂袖起舞,女主人怡情自得;之二为梧桐树下,芙蕖出水,绿叶如盖,湖山春色中,美女乘船悠游,良辰美景,其乐融融。此图册均为工笔重彩,勾绘精微,兼用西笔,十分华丽,但脂粉气较重且人物面目雷同。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湘君湘夫人图》文徵明

      立轴纸本设色 纵100.8厘米 横3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以字行,更字仲徵,号衡山,江苏苏州人。诗文书画俱佳。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相切磋,人称“吴中四才子。”五十四岁以贡生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三年辞归。绘画初师沈周,后从宋元诸家探索奥秘。山水近赵孟烦,兼得王蒙神韵、董源笔意,多写江南湖山庭园和文人生活,亦善花卉、兰竹、人物,名重当代,为吴门派重要画家。

      传世人物作品有《湘君湘夫人图》。此图画湘君与湘夫人,是根据屈原《楚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创作的。湘君和湘夫人为湘水之神,或云为尧的两个女儿。作者自称此图仿赵孟顺和钱选,其实是他自己的创作。文徵明不仅擅长画山水、花卉、兰竹,亦工人物,但其人物画极为罕见,此图是他的人物画代表作。

      人物作唐妆,高髻长裙,有飘飘御风之态。形象纤秀,设色以朱碟白粉为主调, 极其淡雅,用笔精工,线条作高古游丝描,细劲流畅。画面不设背景,作者利用画面的空白,衬托了人物款款而行的动态。格调清古幽淡。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修竹仕女图》仇英

      立轴绢本设色 纵88.3厘米 横62.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仇英(约1482—1559),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寓居苏州。工匠出身, 曾从周臣学画,天赋不凡,深得理法,设色、水墨、白描,无所不精,知名于时。尤擅作仕女,精工艳逸,端庄华贵,有“周防复起亦未能过”之评。与沈周、唐寅、文徵明被称为“明四家”。

      传世作品有《右军书扇图》《修竹仕女图》《人物故事图》《桃李园图》等。此图工整纤丽,飘逸优雅。庭院内修篁疏淡,奇石卧立,一仕女,宽袖长裙,信步闲踱,凝视远方。画家用细腻的笔墨,刻画仕女脉脉含情的心理状态,也透露出其空虚、无聊的精神面貌。

      此图吸收唐宋仕女画的技法,人物线条用兰叶描而又稍细,劲挺流畅。高耸的发髻,丰满的体态,似周防笔下的唐代贵族妇女形象。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人物故事图》仇英

      册页绢本重设色 纵41.1厘米 横33.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全册十页,所绘人物、仕女,多属传统题材。表现历史故事的有“贵妃晓妆”“明妃出塞”“子路问津”;属于寓言传说的有“吹箫引凤”“高山流水”“南华秋水”;描绘文人逸事的有“松林六逸”“竹院品古”;取之古代诗词的有“浔阳琵琶”“捉柳花图”。

      各图在撷取典型情节、形象来表现题意方面,显示出缜密巧思。这里所选一幅,为《贵妃晓妆》,以晨起听乐、梳妆、采摘鲜花、簪头等情景,集中再现了杨贵妃等后宫嫔妃奢华的宫中生活。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婕妤挡熊图》金廷标

      立轴纸本设色 纵150厘米 横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取材于汉刘向《列女传》,表现冯婕妤挡熊的历史故事。冯婕妤是汉元帝的妃子,一次随帝观看斗兽,熊从兽圈跳出,左右侍从皆惊走,冯婕妤临危不惧,以身挡熊。

      图中以工笔设色为主。笔法流利劲健,人物动作、神态描绘细腻,衣纹细致飘洒。刻画了当熊出兽栏的一刹那,在场的人均惊惶躲闪,只有婕妤毫不犹豫走下平台前去挡熊的情景,十分生动逼真。平台、坡石、草坪、柳树,用笔挺健劲秀,树叶点染精细,敷以花青色。结构严谨,具有生活气息。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连生贵子图》冷枚

      立轴绢本设色 纵95.5厘米 横43.5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冷枚,生卒年不详。字吉臣,号金门外史,胶州(今山东胶县)人。画学焦秉贞,康熙后期进入宫廷供职。擅长画人物、仕女及山水楼阁。画风工细,色彩浓丽。传世作品有《万寿圣典图》《连生贵子图》。

      这是一幅寓意画,以桂树、妇人手中的莲花、芦笙以及膝下的幼儿,组成“连生贵子”的吉祥含义。人物刻画十分工细,勾线填彩,设色浓丽。妇人的疼爱愉悦之情与小儿活泼可爱之态,刻画得十分准确。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罗浮梦景图》费丹旭

      立轴纸本设色 纵143.5厘米 横47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费丹旭(1801—1850),字子苕,号晓楼,晚号偶翁,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擅画人物、花卉,尤精仕女。其山水画,清灵雅淡。所作肖像,“如镜取影,无不曲肖”。

      传世作品有《东轩吟社图》《纨扇倚秋图》《仕女图》《姚燮忏绮图》《月下吹箫图》等。此图写梦境,万玉竞艳之中,美女睇盼有情。

      作者以纵放的笔意写梅,枝条纷披,曲折纵横,冷葩寒萼,暗香浮动。仕女面容娇俏,具典型的费氏风格,柳眉细眼,脸庞长圆。梅花纯以水墨写成,仕女却设色妍丽,二者相为映衬,产生玄虚梦幻的效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十二金钗图》费丹旭

      册页绢本设色 纵20.3厘米 横27.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册共十二页,分画《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现选其中两页,之一为《黛玉葬花》,之二为《史湘云醉卧芍药圃》,画面人物纤细娇弱,娟秀清丽,刻画细致工整,具典型的费氏风格。

      环境则以逸笔写出,淡彩晕染,墨笔勾皴,空灵秀润,以衬托出中心人物。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瑶宫秋扇图》任熊

      立轴绢本设色 纵85.2厘米 横33.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任熊(1823~1857),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曾至上海卖画。工人物、山水和花鸟。人物学陈洪绶,风格有所变化。笔力雄厚,气韵静穆,富有装饰趣味。传世作品《瑶宫秋扇图》《于越先贤传》《四红图》《高士传》《人物图》等。

      此图工笔写一仕女手执鹦鹉纨扇,姿容秀丽。衣纹线条刚劲、飘洒,时出方折之笔,笔致细腻,设色浓丽,有更多世俗趣味。人物描写着重刻画动态。造型略带夸张,风格近似陈洪绶,是任熊传世杰作之一。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芭蕉美人图》沙馥

      立轴纸本设色 尺寸不详 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图虽以诗意入画,却更接近于人物肖像画。画中女子发髻高盘,面部五官比例恰当准确,有写生的效果。不着痕迹的淡彩晕染,突出人物肌肤的质感和结构的明暗变化。

      蕉叶及衣纹皆以墨笔勾画,运笔迅疾,顿挫宛转,流畅自如。此图虽未脱离美女细眼长眉的标准,但仍有别于当时面目千篇一律的仕女画风潮。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瑶池霓裳图》任薰

      立轴纸本设色 纵243.5厘米 横122.2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中瑶池之上云雾弥漫,众仙女正吹奏各种乐器,仙乐袅袅中,王母乘着彩凤,从云端徐徐降落。画中人物造型各异,设色十分清淡,人物的面部略加晕染。

      线条多为宛转回旋的行云流水描及飘逸的兰叶描,画风独特。构图以下方之密相对于上方之疏,从而突出整幅画的中心人物王母。画面淡雅空灵,隽永秀美。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麻姑献寿图》任薰

      立轴纸本没色 纵172厘米 横81.5厘米 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任薰(1835—1893)字阜长,又字舜举,浙江萧山人,任熊之弟。长期在苏州、上海等地卖画为生。擅画人物,尤工花鸟。人物取法陈洪绶,具有独创一格的精神,在用色方面尤见浓淡相间的匠心。传世人物作品有《瑶池霓裳图》《人物图》《麻姑献寿图》等。此幅为工笔重彩佛道人物画。

      据葛洪《神仙传》,麻姑修道于牟州姑余山,姿容美妙,成仙后居蓬莱仙岛。三月三日,王母寿辰,麻姑用灵芝酿酒作寿礼,后来民间多画此以贺女寿。此画仿陈洪绶笔意,用铁线描,却又多方折之笔,笔意新颖。仙女造型皆作凡人,富有天上人间的变幻,引人入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女史箴图》顾恺之

      长卷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348.2厘米 (英)大英博物馆藏

      顾恺之(约345—406),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无锡)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精通画论,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传世作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著有《论画》《画云台山记》《摹拓妙法》,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此图系作者根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画,是我国尚能见到的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画面主要描写古代宫廷仕女的节仪行为,宣扬封建社会的女性道德。全图按题材划分,共12段,现存9段,均各有箴文。

      每段都相对独立,但又通过题款及人物服饰的处理等手法,使段与段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形成散而不乱、疏密得当的有机整体。图中人物神态宛然,所画仕女端庄娴静,符合封建箴文内容。

      线条匀细而流动,如“春蚕吐丝”,富有韵律之美,设色典丽秀润,全画呈现出“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式的运动感和飘逸气息。此画为宋代绘画摹本。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盗出携往国外。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列女图》顾恺之

      长卷绢本设色 纵25.8厘米 横470.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又名《列女仁智图》。内容为汉代刘向《列女传》人物故事。据宋人题跋原有15段,至南宋已不全,现存10段,共28人。每段都有人名和颂辞。构图及人物形态都比较古朴。

      此图不但铁线描的线条刚健有力,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中秀丽流畅的游丝描有别;而且特别强调晕染,表现出一定的立体感,女子眉毛多染朱色。此卷无款,原作久已散佚,今天所见的是忠实原作最佳的宋人摹本,难能可贵。与《洛神赋图》比较,此卷更显顾氏风范。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捣练图》张萱

      卷绢本设色 纵37厘米 横147厘米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是盛唐一幅重要的风俗画。画面表现宫中夕3女加工绢丝的场面。全图十二个人物,共分三组:起首是捣丝,中间是理丝、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画中人物有坐有站,有高有低,动作联系自然合理,富有一种节奏感。人物全神贯注,仿佛惟有捣丝之声可闻。

      若干细节描写也十分精微生动,生活气息甚浓。妇女形象均为丰颊硕体,服饰艳丽。线条匀细,转折不大,富有弹性。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体现了盛唐以后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格。此画传为宋徽宗赵佶所摹。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簪花仕女图》周防

      长卷绢本设色 纵46厘米 横18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周防,生卒年不详,活动在代宗李豫和德宗李适时期(780~804)。字仲朗,又字景玄,唐京兆(今陕西长安)人。出身子贵族,官至越州、宣州长史。他生性勤学不倦,好属文,能书,尤擅绘画。擅画贵族人物肖像及佛道图像,尤以仕女画为突出,时誉满京师。传世作品有《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调琴啜茗图》。

      此画展现了唐代宫廷嫔妃骄奢闲适生活的一个侧面。全图分为“戏犬”、“慢步”、“看花”、“采花”四个情节。图卷右起是一位身披紫色纱衫的贵妇,手执拂尘侧身转首逗着一只摇尾吐舌的小狗。另一贵妇则肩披白纱,身着罗裙,右手挑起纱衫,左手招弄小狗。两人形成响应。另一贵妇凝视着手中的小花,似在沉思。其身后站着一个手执长柄团扇的侍女,低眉顺眼。

      再向前又一贵妇手里捏着一只蝴蝶,回首望着悠闲的白鹤。远处还有一位身披自纱的贵妇,娉婷而来。整个构图远近高低,错落有致。人物形象则丰腴肥硕,神态安闲。勾线劲细流畅,风姿毕现。设色富艳浓丽,显出肌肤的质感和服饰的轻薄。以写实的表现手法传达出雍容的情致。此图的衬景如玉兰、仙鹤、拂葆狗也反映了当时花卉。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挥扇仕女图》周防

      长卷绢本设色 纵33.7厘米 横204.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佳作。全卷所画人物共计十三人,分为五个自然段落。起首第一段为“挥扇”,凡四人:一位戴玉莲冠的妃子按纨扇慵坐,其右一女官紫袍束带,两手横扇,另有两女持梳洗用具侍立于左侧。第二段为“端琴”,凡两人:一拖髻者抱琴至,另一垂鬟女子在协同解囊抽琴。

      第三段为“临镜”,凡两人:一戴唐巾人持镜却立,一姬拥髻对镜,衣锦灿若。第四段为“围绣”,凡三人:其中一姬持团扇,倚绣床,支颐有倦态,两女对绣,第五段为“闲憩”,凡两人:一妃妆者背坐挥小纨扇,引颈远眺,另一姬倚桐凝伫,茫然出神。

      五个段落似离还合,从不同的侧面,刻画了人物在不同场景中的各种心理状态。在画中,作者通过对嫔妃的生活的描绘,表达出她们寂寞、沉闷、空虚、无聊、幽恨暗生的心情。画面结构井然,线条秀劲细丽,赋色柔丽多姿,艳而不俗。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宫乐图》

      绢本设色 纵48.7厘米 横69.5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绘体态丰肥、着华丽衣饰的十名仕女围长案而坐,或奏乐,或谛听,或啜饮,或顾盼,气氛闲适,帝立奏乐击板的侍案上陈碗、盘等精美器具,案下伏一狮子狗。从仕女披帛的着椎髻、花冠的发式特征看应是中晚唐贵族女5女的生活写照。

      采用细劲的铁线描,准确刻画出人物的不同姿态和主从关系。唐代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中仕女画创作的繁盛时期,产生了张萱、周防等擅长仕女画的杰出画家。本图体现了唐代仕女色精微,表现出丝织品绚丽的色彩和质感。或因传摹所致,惟人物形象稍显雷同, 是一幅优秀的传世作品。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舞乐图》

      屏绢本设色 纵51.5厘米 横25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1972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张礼臣(655—702)墓。随葬屏风画共六幅,分别绘四乐伎、二舞伎,这是其中的一幅。图中舞伎发挽高髻,额描雉形花钿,红裙曳地,足穿重台履。

      左手上屈轻拈披帛,可看出挥帛而舞的姿态。右手残损。人物形象清俊,身材修长。线条流畅,笔法细腻,设色鲜丽浓艳。人物面部运用了晕染技法,表现出娇嫩的肤色。这是目前我国最早有确切年代、在绢上描绘妇女生活的作品。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弈棋仕女图》

      屏绢本设色 纵62.3厘米 横54.2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弈棋仕女图1972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为墓中出土的屏风画残片。屏风画出土时已破碎,经修复,重现了大体完整的十一位妇女儿童形象。画面以弈棋贵妇为中心人物,围绕弈棋又有亲近观棋、侍婢应候、儿童嬉戏等内容,是描绘贵族妇女生活的一组工笔重彩风俗画。

      贵女3发束高髻,额间描心形花钿,身着绯衣绿裙,披帛,手戴玉镯,作举棋未定、正在沉思状,神情被刻画得惟妙惟肖,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较高的绘画技巧。贵妇丰满的肌体,华丽的服饰,反映出盛唐时期以丰腴、浓艳为美的风尚。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胡服美人图》

      屏绢本设色 纵15.7厘米 (日)私人藏

      此系残存的绢画。解放前由日本大谷光瑞的“大谷探险队”在阿斯塔那墓中发掘盗走。 应是屏风画残片。根据同期出土的记载文字,应作于704年左右。

      此残片上的人物为舞伎像。舞伎面颊丰腴,额描花钿,神态端庄,穿花团窠锦袖翻领胡服。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标准及妇女服装的流行时尚。此图与《舞乐图》,代表了初唐末期至盛唐初期仕女画的最高水平。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反弹琵琶图》

      壁画 尺寸不详 甘肃敦煌莫高窟112窟

      此图见于莫高窟112窟的《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写伎乐天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绝技时的霎那间动势。

      人物造型丰腴饱满,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一气呵成,天衣飘飓,有“吴带当风”的韵致,体现了唐代佛教绘画民族化的特色。敷彩以石绿、赭黄、铅白为主,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典雅、妩媚,令人赏心悦目。

      这幅“反弹琵琶”无论是从反映生活的角度,还是从绘画技法的角度,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引人注目的,是敦煌壁画中的代表杰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观鸟扑蝉图》(部分)

      壁画 尺寸不详 陕西唐李贤墓

      章怀太子李贤,是高宗第二子,神龙二年(700)以雍王身份陪 葬乾陵,景云二年(711)又追封为章怀太子。此图为李贤墓墓室壁画的部分,定名为“宫女观鸟捕蝉图”。

      画面中间画一树,下有巨石,宫女三人,左边一宫女,左手似持一棒,放出一鸟,正在捕捉一蝉。但这里所选的二宫女,各自作态,似与观鸟捕蝉联系不很紧密。画面线条圆润流畅,带有典型唐代特征。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国王与王后、大臣》

      壁画 纵41厘米 横72厘米 (德)柏林印度美术馆藏

      此图原在新疆克孜尔第205窟,是阿阁世王传说故事壁画的供养人画像。现存割裂的画面,三个长方框格中,从左至右分别绘有:白皮肤的艾加塔夏秋国王,黑皮肤的王后以及面向左侧的大臣互夏克拉。

      人物面部丰满,柳眉樱口,颇似内地唐画风格,惟眼窝处的用线和晕染,可略窥西域特征。冷涩、凝重的风格,古朴自然。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备骑出行图》

      壁画 纵90厘米 横60厘米 山东嘉祥英山徐敏行夫妇墓

      徐敏行夫妇墓是于1976年在山东嘉祥县英山下发现的。此壁画绘在墓室四壁与门洞内外,有《徐侍郎夫妇宴享行乐图》《徐侍郎出行仪仗图》《徐侍郎夫人出游图》,以及侍卫、门吏诸像。

      有人物,也有山水。所画人物都用铁线描,平涂颜色。着色以重彩为主,个别处兼施淡彩。这里所选的是《出行图》中四个侍卫像,姿态不同,表情各异,用笔精炼劲力,可见其独特风采。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宫中图》周文矩

      长卷绢本设色 纵28.3厘米 横尺寸不详 (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等地藏

      此图是描绘宫中妇女生活的长卷,存残卷四段,画八十余人。有的对镜梳装,有的无聊闲坐,有的逗看小儿,有的观鱼听乐。其中一组刻画一男子正在画肖像写生(即“写神”),被画的女姬背向观者而坐,旁有侍女、小儿。所画女子身份地位不同,如一裸肩洗手者,周围有若干人伺候。

      画中人物,除儿童显得活泼天真外,余皆懒散、忧郁,尤其以年龄较大、地位较显者为甚。画史说周文矩精于画仕女,并说他作仕女时不用颤笔,“大约体近周防而纤丽过之”。周防的仕女画如《挥扇仕女图》等,多表现宫中妇女生活的豪华和空虚,周文矩此图在情调上确与之相似。

      但这一卷除个别处施淡彩外,都用白描,也许是一卷未完成的稿本。线描熟练而富于结构感,人物神情微妙,而形象的丰肌高髻,也如唐风。本卷后有澹岳居士张激绍兴十年(1140)跋:“周文矩宫中图,妇人小儿,其数八十。一男子写神。”全卷被分割成三段,分别藏于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绣栊晓镜图》王诜

      团扇绢本设色 纵24.2厘米 横25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诜(1037—约1093),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生于开封,为宋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娶英宗女,官驸马都尉。能文,性喜书画,家筑宝绘堂,收藏书画名迹甚富。官附马都尉,定州观察使。与苏轼、黄庭坚等交游,后因受苏轼牵连一度遭贬逐。嗜书画,其山水近规李成,远习王维。亦擅用青绿重色,起着从“金碧”过渡到“水墨”的桥梁作用,被称为“不古不今, 自成一家”。传世作品有《烟江叠嶂图》《渔村小雪图》《绣栊晓镜图》。

      图中一晨妆已毕的妇人正对镜沉思,抑或端祥自己,仪态端庄。一个侍女手捧茶盘,另一妇人正伸手去盘中取食盒。图中用笔细润圆滑,敷色妍丽而又清秀。周围的灌丛、桂树皆以双钩填色法绘出,十分细致,画面有一种略带哀怨的闲适之风。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宋仁宗皇后像》

      立轴绢本设色 纵172厘米 横165.3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宋史》记载,宋仁宗有两后,一是郭皇后,一是曹皇后。因为郭皇后被废,因而可确定此幅所绘应是曹皇后画像。图中仁宗皇后坐在画面的正中,两位侍女分立两旁。

      一个捧着长巾,一个捧着唾盂。人物安排遵从传统的“主大从小”的惯例。画面上的曹皇后头戴九龙纹钗冠,面贴珠钿,翟衣绶带及环佩。人物造型准确,神态肃穆,冠服华丽,设色优美,不愧为宋代肖像画中的优秀之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四美图》

      斗方绢本设色 纵24.1厘米 横20.3厘米 (美)私人藏

      此图精心描绘了四个盛装的仕女。人物皆身着襦裙,头戴花冠,肩有披帛,手执绣物,细腰纤手,体态婀娜。仕女形象、衣饰都仿唐制,与周文矩《宫中图》人物造型有相似之处,但人物少了一些丰腴艳肥的唐人体态,而且椭圆型面颊及发髻花冠式样,又具宋代特色。用笔精工秀丽,设色鲜妍。面部采用额、鼻、颊的“三白”烘染法,别具特色。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妆靓仕女图》苏汉臣

      团扇绢本设色 纵25.2厘米 横26.7厘米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苏汉臣(1094—1172),开封(今属河南)人,北宋宣和年间画院待诏。南宋绍兴年间复职,孝宗隆兴初因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师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尤擅画婴孩。传世作品有《货郎图》《秋庭婴戏图》《杂技戏孩图》等。

      图中画一正在梳妆打扮的仕女,其面部形象通过镜面表现出来,仕女的神情娴静而略带忧伤。又以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托出人物的心境。画面清丽,用色柔美,体现了作者敷色鲜润的特点。苏汉臣是两宋之际的著名宫廷画家,以人物画见长,此图的构图以及人物特征都体现了南宋特色,大约作于十二世纪中期。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杨贵妃上马图》

      团扇绢本设色 纵25厘米 横26.3厘米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多为画家偏好的画题。此团扇画玄宗骑在马上,回顾杨贵妃,四宫女正扶持贵妃上马。杨贵妃的娇柔体态,带有宋人审美意蕴。宫殿庭院以界画形式画之,有院体画风。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杨贵妃上马图》钱选

      长卷纸本设色 纵29.5厘米 横117厘米 (美)弗利尔美术馆藏

      元代绘画的复古之风早在元初“吴兴八俊”之一钱选的作品中已经较为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包括人物服饰、构图特点、设色及取材等几个方面。

      此卷绘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上马的情形。玄宗骑照夜白,侧面望着贵妃,贵妃旁有两侍女协助。图中共绘十四人, 皆着唐装,人物身形饱满,姿态、动作各不相同,形象刻画细微、生动。衣纹线描工整,连绵转折,顿挫有力,皆为游丝描。敷色虽艳丽而又雅洁清润,画人物不着背景,也是受唐代绘画的影响所致。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男女侍图》

      壁画 纵125厘米 横140厘米 河北宣化县辽张世卿墓

      张世卿墓建于辽天庆六年(1116),墓主曾官辽右班殿直检校国子祭酒。墓室规模和壁画与庆陵不相上下,保存基本完好。壁画内容多为日常生活起居、歌舞行乐及四时之景。

      这幅壁画中,二男二女四个侍者似在恭侯主人起身洗濑,手中持长帛、团扇、水盆等物,以大色块的渲染和细利的线条结合,富有很强的装饰意味。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明妃出塞图》宫素然

      长卷纸本水墨 纵30.2厘米 横160.2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关于此图的作者及时代,学界颇有争议。此画的构图与人物造型与张踽的《文姬归汉图》极为相似,图中绘西汉元帝时宫女王嫱(字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子,与随从行出塞外的情形。

      寒风迎面,景色荒凉,人物形象刻画极为真实生动,笔墨技巧纯熟,线条勾画细致流畅,以淡墨稍染衣褶、马体,粗笔淡墨,几笔便写出塞外苍茫萧瑟的环境特点。人、犬、马的动作体现出风之肆虐呼啸,也反衬出王昭君镇静、从容的精神面貌,是一件难得的传世佳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文姬归汉图》张踽

      长卷绢本设色 纵29厘米 横129厘米 吉林省博物馆藏

      张踽,金代画家。生平不详。传世作品有《文姬归汉图》。此卷画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之女文姬归汉的故事。重点突出归汉的行旅场面,不加配景。人骑疏密错落,互相呼应,真切描绘出长途跋涉的气氛和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并以众人护面避风之态与文姬挺立的身躯与坚定的面容相对比,衬托出她急切的心理状态和坚强的性格。

      笔墨遒劲简练,富于变化,有吴道子遗风。设色浅淡丰富,典雅和谐,被学界认为是“稀世珍宝”。题款“祗应司张踽画”。踽,字迹不清,郭沫若审定为“踽”,祗应司为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设置,则知张踽后于张硅。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西夏王妃供养图》

      壁画 尺寸不详 甘肃敦煌莫高窟409窟

      西夏时,党项族统治者与回鹘人同信佛教,交往频繁。当时沙州(敦煌)虽在西夏政权统治之下,但回鹘人到莫高窟造奉佛像并绘制他们的供养像,亦是自然的事。

      这副壁画中所绘的两个回鹘贵族妇女,体态丰韵,头顶高冠,手持瑞花,有唐朝风韵。画面线条清晰,色彩妍丽,以粉线勾画五官,而头发却以留白绘出。风格独特,装饰意味浓厚。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杜秋娘图》(部分)周朗

      长卷纸本设色 纵32.5厘米 横285.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以唐杜牧所作《杜秋娘诗》为题,图中杜秋娘唐装高髻长裙,手执排箫独立凝思,其面容丰满端庄,衣带飘拂,婀娜多姿。画家用浓墨重染发髻,衬托出白晰的面容。

      衣纹用笔细劲飘颇有唐人遗韵,也较好地表现了这位歌舞伎的丰姿与惆怅的周朗,生卒年不详,字朗伯,号冰壶画隐。元顺帝时人。擅画马,亦工仕女画。《杜秋娘图》是他仅见的传世之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宫中图》杜堇

      长卷绢本设色 尺寸不详 上海博物馆藏

      杜堇,生卒年不详。初姓陆,字惧男,号古狂、柽居、青霞亭长等。镇江(今属江苏)人,后移居北京。成化年间(1465—1487)进士。擅诗文,工书画,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尤精白描人物。传世作品有《竹林七贤图》《梅下横琴图》《宫中图》等此长卷似摹自南唐周文矩的《宫中图》,又汇进了作者自己的创作笔法。

      图中描绘了后宫之中嫔妃们的日常生活。她们或自弹自唱,或听乐人演奏,或由画师对人写照,或以蹴鞠、槌球为乐。全卷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堪称巨制。人物以淡墨作铁线描,流畅宛转,工中带写,面部皆以传统“三白”技法晕染,设色清淡。

      背景以写意笔法绘出,以勾线点笔写出不同场景。作者同时也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在较为简疏纵逸的笔法间,将人物或自我沉醉,或心事重重,或强颜欢笑,或安详闲适,或愉悦欢欣的心境表现出来,可谓是宫中生活的百态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琵琶美人图》吴伟

      立轴纸本水墨 纵124.5厘米 横61.2厘米 (美)印地安那波里斯美术馆藏

      画中一位手抱琵琶的女子,侧面低首,神情幽怨哀愁。画家用近白描的简略笔墨勾画出人物形象,衣饰线条转折流畅,似行云流水,仅在某些局部以淡墨略加渲染。画面无任何背景,主体突出,简洁明快。画幅上有孙一元、黄姬水等三人题的诗跋,称“江夏兹图,允为神品”。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春庭行乐图》

      立轴绢本设色 纵129.1厘米 横65.4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的是宫廷嫔妃在春天里消磨时光的行乐图,为典型的“院画”风格。所绘嫔妃宫女神态各异,或逗弄鹦鹉,或凭栏观鱼,或据几观鹤;神情或安闲适意,或愁肠暗结。

      画面以近似俯瞰的角度去描绘,以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描绘出宫门深深的景象。笔法细腻,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刻画精密,与人物协调统一。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招仙图》张灵

      长卷纸本墨笔 纵29.8厘米 横111.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灵,生卒年不详,字梦晋,江苏苏州人。为郡诸生。与唐寅为邻,志气雅合。工画人物,形色清丽,无卑庸之气,间得山水,竹石花鸟亦佳。传世人物画作品有《招仙图》。

      画中皓月当空,水波无际;芦荻丛中,伸出芙蓉;花前月下,一女子低眉笼袖,悄然伫立,似在沉思,又似在对月祈祷。画面简洁凝练,以大片空白的背景,烘托出寂寞清凉的氛围。

      人物用白描钩勒,衣纹细劲飘洒,姿容静穆秀美。画面虽然十分简洁,内涵却十分丰富,不仅刻画了女子亭亭玉立之态,而且披露了她略带凄婉的心境,给观者以诗意、美感和强烈的感染力,是明代仕女画中一幅杰出的作品。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红拂图》尤求

      立轴纸本墨笔 纵122.8厘米 横45.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尤求,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字子求,号凤山,江苏苏州人,移居太仓。工写山水,兼人物,学刘松年、钱舜举,又擅仕女画,继仇英以名世。传世作品有《红拂图》《人物山水图》。

      红拂女是隋朝权贵杨素的侍女,原名张出尘,因手执红拂而得名。李靖以布衣求见杨素,红拂女见他气度不凡,遂夜奔归李。这一美人慧眼识英雄的故事,后世广为流传。画中所绘正是李靖求见杨素场面。人物用白描法,线条流畅,仕女体态优美,生动传神。人物众多,神态各异。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人物山水图》尤求

      册页纸本墨笔设色 纵25.8厘米 横21.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全册共十二幅,此选人物二幅。之一为仕女倚柳远思;之二为青琅万竿之琼畔,仕女漫步凝眺。其笔墨或工整,或粗放,或干枯,或滋润,设色或青绿,或浅绛,称而不俗,淡而不薄,足见作者多方面的才能。江南的自然景色和人物的闲情生活,成为明代文人画家的创作之源,以寄托宁静旷远的胸怀。此图具有明中期绘画风格特点。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芭蕉美人图》姜隐

      立轴绢本设色 纵105.1厘米 横51.8厘米 (美)私人藏

      姜隐,生卒年不详。字周佐,黄县(今属山东)人。工人物仕女,细润工致,得古人之妙。花果也精雅。构景萧疏,寄情凝远,时称能品。传世作品有《文石甘蕉图》《芭蕉美人图》。

      此图芭蕉苍翠浓郁,湖石雄古奇崛,地面芳草萋萋。石案之上,棋局已开,一位女子坐于案旁,正等同伴洗手之后对弈。人物用线劲利细健,多以“折芦描”绘出,工写兼备。人物色彩清雅恬淡,与背景的沉郁浓重,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物秀美的姿容得到很好的衬托。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对镜仕女图》陈洪绶

      立轴绢本设色 纵103.5厘米 横43.5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甲申(1644)后自称老迟,又称悔迟、弗迟、云门僧、九品莲台主者,浙江诸暨人。书法遒逸,擅山水,尤工人物,与崔子忠齐名,号“南陈北崔”。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兼有李公麟、赵孟烦之妙,设色学吴道子法。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间作花鸟、草虫,无不精妙。传世作品有《陶渊明故事图》《唏发图》《摘梅高士图》《南生鲁四乐图》等。

      此图是作者中后期的佳作。画中一位恬静、娟秀的仕女,两手托镜自照,神态悠闲。上衣短而下裙长,袖口窄,下角圆,反映了明代仕女流行的衣着特点。画面环境树石相伴,泉水隐现,人景切合。用笔细劲流畅,设色清新淡雅。人物描绘略有夸张,上整细致,而环境却简括疏朗,从而形成人和自然之间的节奏变化,在艺术处理上别具匠心。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眷秋图》陈洪绶

      立轴绢本设色 纵137厘米 横51厘米 (美)私人藏

      图中画一仕女手执菊花信步于庭院林石间,后有一侍女举扇,扇面上画有梅花图,前有一侍女捧盘,盘中有壶和秋叶。由题记可知,此图为仿唐人同题画。其中石头浓墨粗点为陈洪缓所作,而构图、人物、梧桐树则为其弟子所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授徒图》陈洪绶

      立轴绢本设色 纵90.4厘米 横46厘米 (美)加州大学美术馆藏

      图中画一位学士据案而坐,石案为太湖石制成,案上置有书画、茶壶、杯等物。学士手执如意,前视二位女弟子。二位弟子坐于圆凳,一位低头凝视案上的画(竹石图),另一位正往瓶中插花。

      此图表现的是学士向女弟子传授技艺的情景,或许是陈洪绶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画面用细笔勾线,造型严谨,真实自然。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寇湄像图》樊圻 吴宏

      立轴纸木 纵79.3厘米 横60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此图作于清顺治八年(1651),樊圻白描肖像,吴宏补景。寇湄,宇白门,为明末清初金陵秦淮名妓,善鼓琴,能度曲,工画兰竹。此肖像画其浓妆安坐,娟娟秀美,穆然恬静。细草参差,绿水无波,一派幽逸景致,静穆中又寓勃勃生机,与人物的处境、身份、仪表密相呼应,是中国传统肖像的佳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朝妆缓步图》王树毂

      立轴绢本设色 纵83.8厘米 横30.1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王树毂,生于1649年,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原串,号无我、鹿公,一作丽公,又号方外布衣,一作文外布衣,晚号栗园叟、慈竹君、一笑先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工写人物,笔法出陈洪绶,所作衣纹秀劲,设色古雅。传世作品有《学士校书图》《弄胡琴图》《煮茶图》《人物图》。

      此图中一名仕女身裹披风,一手支颐,一手执扇,婷婷娜娜,缓步而行,一边回头观看,似被什么所吸引。背景不置一物,却通过人物的装束和动态,体现出早晨清露未退、凉风微动之感。用笔圆润细劲,得陈老莲之笔意。图上方有另一名清代画家张庚所题诗跋。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李清照像》崔错

      立轴绢本设色 纵56.7厘米 横5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崔错,生卒年不详,字象九,一作象州,三韩(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曾官同知。工人物、仕女,擅写真,宗法焦秉贞,受宫廷西法影响,描染净丽,格调婉约。亦能画梅。与黄鼎友善,时常合作。此图画的是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像。

      画中描写李清照淡妆素服,斜倚奇石而坐,右手托腮,左手抚膝,默默无声作沉思状。人物神情刻画入微,衣纹体态,平缓自然,线条流畅工细;奇石勾染皴斫,用笔粗简。背景不落一墨,大片空白烘托出一种虚空渺茫、寂寞无主的情绪,可谓简洁素净,主体鲜明突出。作者师承焦秉贞画法,擅写真,格调婉约,在人物立意传神上有独到之处。此画是其一幅佳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

      立轴绢本设色 纵155.5厘米 横11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孝庄文皇后,姓博玺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后金天命十(1625)二月,被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聘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改元,五宫并建,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

      顺治元年尊为圣母太后,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曾参与政事多年。图中孝庄文皇后身着华丽的服装,坐在宝座上,庄重威严。面部吸收西洋画技法,立体感较强,凤椅及地毯尚无采用焦点透视。笔法精工,设色富丽,是一幅肖像画佳作。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豳风图》吴求

      册页绢本设色 纵26.5厘米 横23.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豳风”是指今陕西及邻近地区的民风民俗,作者据此画出了很多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在此选其中二帧,之一为《八月剥枣》,写几位农妇正在打枣的情景,人物有老有少,姿势有动有静,情趣盎然。

      之二为《缝衣图》,几位仕女凭案围坐,手中飞针走线,正在缝制衣服,人物装束华丽,环境幽雅,当是富贵人家的场景。二幅图中人物姿态自然,用线轻细,设色淡雅,背景用笔较为粗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双英图》禹之鼎

      立轴绢本设色 纵136厘米 横56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禹之鼎(1647—1716),字尚(上)吉,一字尚其,号慎斋,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康熙间供奉内廷。擅画小像,亦能山水、花鸟,,幼师蓝瑛,后出入宋、元。其写真多白描,秀媚古雅,一时名人小像,多出其手。传世作品有《王原祁艺菊图》《王世祯放鹇图》《乔元之三好图》《女乐图》等。

      此图以工笔重彩描绘两位仙女飘逸脱俗之姿。图中人物用线多为铁线描,细劲有力。细节的刻画非常精细,敷色沉稳清丽,没有沉重之感。笔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乔元之三好图》禹之鼎

      长卷纸本设色 纵36.5厘米 横107.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主要表现学者乔元之的生活意趣。画中乔元之踞榻而 坐,后面的案几上书卷堆积如山;左边三个女乐人正吹拉弹唱,而右侧他的妻子和女仆抬出一瓮新酒。

      书籍、酒坛、女乐寓意着书、酒、音律“三好”,充分展示出主人公豪宕放纵,不拘一格的性格特征。乔元之的面部用写真法绘出,勾染细腻,具肖像效果。仕女用笔也较工整,设色清丽,反映出作者另一种秀媚古雅的风貌。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华清出浴图》康涛

      立轴绢本设色 纵120厘米 横66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人物用笔工整细致,有院体之风。线条多用铁线描,流畅圆润,飘逸不凡。敷色十分讲究,体现出不同衣料的质感。人物造型准确, 虽用笔细致,却无媚俗之感。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三娘子图》康涛

      立轴绢本设色 尺寸不详 首都博物馆藏

      三娘子为蒙古鞑靼部的女首领,于万历十五年,受明政府加封为忠顺夫人。一生历配三代首领,掌握部族军政大权二十余年,积极与明政府修好,使两族最终停止战争,互开贡市,促进蒙汉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深受明政府的器重。

      图中三娘子容貌娟秀,体态端庄,身着汉人服饰,似是大家闺秀。眉宇间略带惆怅,眼神却果断、坚定。画面不着背景,使人物更有呼之欲出之感。线条流畅不滞,笔简意足,造型生动传神,是一幅优秀的人物画作品。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贤母图》康涛

      立轴绢本设色 纵136.7厘米 横67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从此图的题款“临民听狱,以庄以公。哀矜勿喜,孝慈则忠”,可以推知此为贤母向即将离家仆任的儿子所作的教诲。画家以高超的笔法将贤母严肃训诫却又暗含离别伤感之态、儿媳恭顺侍立而又对丈夫依恋不舍之情、儿子恭敬聆听却踌躇难离之意,刻画得极其生动传神。

      人物在构图上呈一斜线排列,目光或低垂,或凝望,各自不同,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配景的案几、床榻、屏风形成由近及远的层次感。画风严谨,设色清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李清照小像》姜埂

      立轴纸本设色 纵115.8厘米 横26.7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此图李清照云鬓蓬松,身着绮服,手持花枝,正陶醉于花香之中。构图上以上方大面积的空白来衬托下方人物主体,营造出一种意味深长的境界。

      此图与清代另一画家改琦的《惜花图》,从构图到人物姿态上,都极其相似,只是此图用笔工整,刻画精细,晕染更富有质感,两画是否有同一范本尚待查实。作者生平不详。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龙凤人物图》

      帛画墨笔设色 纵31.2厘米 横23.2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画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画面主要位置绘一侧身而立的细腰女子,身着长袍、头梳长髻、双手合掌作祈祷状。她的上方绘一龙一风。凤鸟头上昂,振翼奋爪,尾翻飞,呈奋起状。龙则双足曲伸,身体蜿曲,势若扶摇直上。

      据考证,画中的仕女为墓主人形象,帛画无疑是葬仪中用以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铭旌。此画造型简洁生动,比例匀称,仅以墨线钩勒,用笔流畅挺拔。线描纹饰都经过精心处理,线之曲直配合得当,用色讲究,画面协调而富装饰意味。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须达拿施舍子女图》

      壁画 尺寸不详 (德)柏林印度美术馆藏

      此画面画的是《太子须达拿经》中的故事。叶波国太子须达拿,乐善好施。因将国王的爱象施予婆罗门,被国王驱逐出国。途中有婆罗门乞马、乞车、乞衣服,太子即与之。又有一婆罗门来乞其子女作奴仆,太子即以子女交给婆罗门。后婆罗门牵子女长街出卖,被国王买入宫廷,才得知太子下落。

      画面表现的正是施舍子女的一幕,以细劲圆润的线条及对比强烈的色块来表现正邪人物,将婆罗门之凶恶、太子之仁善及幼儿惊恐之态,刻画得十分生动传神。此画是德国人从克孜尔石窟第38窟盗去的壁画精品之一。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


      《列女古贤图》

      屏风漆画 纵20厘米 横40厘米 山西省博物馆及大同市博物馆分藏

      漆屏风画始于周代,兴盛于汉、魏、六朝,是封建上层社会享用的奢侈品。出土于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的屏风画共五块,内容主要是表现帝王、将相、列女、孝子,以及高人逸士的故事。

      这里选录两幅。画面人物造型上具有“秀骨清像”的特征,技法上采用色彩渲染及铁线描手法,富有节奏感及形体质感。为我国首次发现,填补了北魏前期北朝绘画的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