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为文化而生
观复博物馆收藏的精美绝伦的瓷器
10月16日,几经辗转迁至朝阳区金盏乡的观复博物馆,终于在一片郊野之地露出了真面目——一座方形红楼伫立在野草丛中,外观并不显眼,地址相对偏远,却不影响观众趋之若鹜。这座改革开放后内地著名的私人博物馆的盛名,源自于他的创立者——马未都。
记者面前的马未都,博古通今、侃侃而谈、言辞犀利,他能从一件瓷器中解析出当时历史,他能在博物馆免费时代的今天,让人们心甘情愿为“观复”买单。他的心愿很简单,让中国人深度品鉴中国文化。
1981年,《中国青年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一篇爱情小说《今夜月儿圆》。在5000万读者的热捧下,一位机床工直接调入《青年文学》杂志社成为编辑,这个幸运儿就是马未都。
今日的马未都,鲜少有人会将文学这个标签贴在他身上。更多的人将他定义为内地著名私人博物馆的馆长、文物鉴定专家、文物类图书作家。从一个草根 变身为大收藏家,马未都一路走来,鬓色渐白,眼力劲儿却愈加地道。半生收藏下来,历经厚重历史的藏品,也让马未都的收藏人生更显质感。
菜市场里逛出大藏家
许多人认为,马未都人生的分水岭是在1997年。那年,由马未都创办的内地著名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在北京琉璃厂开门迎客,首个大展展出了马未都多年来收藏的明末清初青花瓷器。
翻开马未都的收藏史会发现,其收藏时间并不算长,却颇具传奇。《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文章,让马未都从工人变成知识分子,并且一步跨入顶尖作者的行列。作为《青年文学》最年轻的编辑,马未都与苏童、王朔、莫言成为好友。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马未都与王朔、刘震云等人,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顺势推出《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电视剧,成功赚了几百万元。但当时太过热闹的文坛,让马未都在《海马歌舞厅》还未拍完时便退出,专心从事文物收藏。
“文物就像雪茄,文学就像卷烟,吸了雪茄以后就特别不爱吸卷烟,觉得卷烟没味。所以,一旦喜欢上文物以后,很难再继续钟情于文学。”马未都这样解释从文学到文物的兴趣变化。
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马未都就开始“浪迹”菜市场遍地找宝贝。当时正是中国艺术品最不值钱的时期,全国都没有特别像样的古玩市场,一些 卖菜的农民到北京来卖菜,顺便带上自己家里的老物件,引来识货者的高价购买,这构成了最初的文物交易。当然,最主要原因是那时的文物买卖是非法的,文物贩 子只好混迹在菜市场里面,或者把摊儿摆在山上。
马未都每天都要在上班之前逛逛菜市场或爬爬山,玉渊潭公园门口、前门的菜市场,后海、潘家园的小土包……对马未都而言,天天起个大早看看菜市场里面出现什么稀罕物件就是享受,当然,最兴奋的莫过于每个月花上几块钱,搬回一两件心仪的宝贝。
当时的文物贩子有个别称:“包袱斋”——铺一块布,摆上东西,在土山上居高临下,远远看见查抄的人过来,就把包袱一系,作鸟兽散。马未都在闲逛 中,淘来各种鼻烟壶、手炉、瓷罐、小玉牌等。至上世纪90年代,他的收藏已初具规模,拥有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一直“捡漏” 很少 “打眼”
让马未都的收藏之路如此与众不同的原因是,和文物圈里的年轻玩家不同,马未都不仅热爱收藏,更爱研究这其中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为了熟悉不同年代、不同窑址、不同工艺的瓷器,他四处拜师。“当时我拿着瓷器找谁谁都不理我,说我是傻帽儿。现在全国各地天天有人拿着瓷器找我鉴定。”马未都感慨。
马未都对瓷器的研究,细致到形状、纹饰、颜色。“比如,康熙时代的龙盘,龙的眼睛露出凶光,让人不敢直视,体现了清朝初期改朝换代后的顽强生命 力,而乾隆时代的龙神态祥和,体现了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的景象。这些瓷器背后传达的信息能体现当时的国家状态,时代背景不同,瓷器的特征也会不同。”
为了搞清各个历史时期的瓷器特征,马未都一有时间就会泡在故宫博物院。他总是想办法看到一个藏品所有的面,这甚至让故宫博物院的看管员以为他可能是一个“艺术品大盗”,并盯上了他。一次,马未都带着一个大手电筒去故宫看陶瓷,刚照着瓷器,工作人员就迅速扑上来阻止。
马未都对文化的钻研,让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个澳大利亚人用报纸包着件瓷器来找马未都鉴定,还没等那人打开报纸,马未都用手一摸便说: “是件缩腰盖碗,乾隆时期的。”老外愣住了,支吾了半天憋出句:“你怎么这么大本事?”“不是我本事大,见的东西多了,这种缩腰盖碗乾隆时期才有。”
马未都在文化的钻研上到了极致,单单他这些年的出版物就可以看出其出版的每一本关于收藏的书都费尽心血。
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他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和研究文章,并参与编写《中国鼻烟壶珍赏》。从 2008年元旦至2009年初,马未都在央视《百家讲坛》做“马未都说收藏”系列讲座50余讲。中华书局2008年同步出版的“马未都说收藏”系列图书, 总销量突破100万册。2011年开始,他又出版《醉文明》系列丛书。
不仅是古瓷器,马未都对古家具同样有着极大的兴趣,在居住条件并不宽裕的上世纪80年代,马未都家里总被各式各样的古旧家具挤得满满当当。但 是,当时保存完好的古家具很多都在偏僻荒远的农村,收藏起来非常困难,他通常要跋涉十几个小时到农村实地寻找,也不是每次都能寻宝成功。
不过,彼时的马未都,一直“捡漏”,很少“打眼”。因为当时人们对于收藏这个词几乎没有概念,都努力在攒钱买电视机、自行车,艺术品几乎无人问 津,谁又想到去作假呢。当然,资深玩家也有走眼的时候。大概1991、1992年,有人给马未都介绍了一位天津藏家,他来到这位藏家家中,对方拿出一件市 值160万元的物件,开价16万元,马未都欣喜若狂,以为又一次“捡漏”成功,砍价到8万元后成交。结果拿回家后仔细一看才发现,那其实是一个貌似“天衣 无缝”的仿品。
收藏大鳄变身博物馆长
在别人将收藏当作财富积累或投资手段时,马未都把收藏当作文化乐趣。他一直有一个心愿,成立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1995年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走向成熟的一年,79家艺术品拍卖公司通过筛选,首次取得艺术品拍卖经营资格。从这一年开始,文物收藏人群逐渐增多。2002年,新《文物法》正式颁布,这为文物公开买卖提供了法律依据,文物收藏人群从此以几何级数增长。
在此之前,马未都的收藏路径和目标也悄悄嬗变。从1992年起,马未都开始参加拍卖会,他甚至辗转到香港参加拍卖。1994年前后,国家允许一 定范围内的古玩交易,马未都开始系统地整理自己最初只凭着喜欢收藏来的宝贝,卖掉一些重复的藏品,并开始有了开办博物馆的想法。
“1996年,丹麦哥本哈根市市长来北京访问,专门点名想看看中国有没有私人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借势就批了我们的申请。作为中国第一家私人博 物馆,观复博物馆自1997年1月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就自觉担负起将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收回中国的义务。”目前在观复博物馆的展厅里展出的回流文物很 多,其中一对从英国辗转至香港拍卖会上拍得的、曾为乾隆母亲祝寿的寿礼紫檀塔尤为珍贵。
观复博物馆刚成立时坐落在琉璃厂,如今迁至朝阳区金盏乡,其中书画馆500平方米、古代家具馆450平方米、古代器物馆350平方米,并在杭州、厦门等地建有分馆。
目前,观复博物馆门票是50元每人,但马未都坦言,其实博物馆单人参观成本高达200元。在当下中国,仅依靠门票维持一个博物馆的生存基本上属 于异想天开。于是,2005年,观复博物馆开始实行理事制度,由董事会负责博物馆的经营,这为博物馆的经营输入了新鲜血液。此后,马未都又开始探索博物馆 的冠名权。如今,博物馆内的古代家具馆、油画馆和工艺馆等已先后获得冠名,解决了博物馆运营的部分资金问题。
已成为私人博物馆界标杆的观复博物馆,并不是马未都的最终目标。这家发迹于北京的私人博物馆,如今已扩张到杭州、厦门等地,并计划进入哈尔滨、 深圳等城市。也就是说,观复将成了一个品牌连锁的私人博物馆。“每个博物馆以不同的地域性文化为主题,比如哈尔滨馆以宋、辽、金、元文化为主题,上海馆展 品都比较洋气,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点,会员或游客可以持一张通票参观各个城市的观复博物馆。”马未都说。
马未都如是说
文化财富:观复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已办过各种展览,每次展览都倾注了您对文化独特的理解。您的收藏之路最早从瓷器开始,如何从陶瓷中读懂历史?
马未都:青花瓷是中国瓷器史上最重要的品种之一,人们对瓷器的审美关注点也由釉色转移到了纹样上来。明宣德帝为守成中兴之主,其官窑青花瓷器颜 色纯正,纹样规整,中规中矩之中暗含生气。明成化帝热衷书画,官窑瓷器风格淡雅清新,又略具轻浮之气。清康乾盛世之官瓷,各类青花、彩绘均已登峰造极,雍 容华贵之大国风范,尽显于诸多重器之上。
在新出的《瓷之纹》一书中,我将瓷器上的纹饰分为龙纹、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山水纹等类型进行内容展陈,从瓷器的纹样反观历史。瓷器纹饰的萌芽、发展、兴盛、变化、历史形势格局的变迁、时代风气、皇帝本人的作为作风,总有着剪不断的联系。
文化财富: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您怎样看待传承和创新的关系?
马未都:要继承传统文化,先要继承、消化历史,才能创新。100多年来,我们对传统文化曾持强烈的批判和剿杀态度,但也没有建立一个新的文化系 统让大众接受。我们今天赖以生存的文化实际上脱不开过去的文化。比如说,好莱坞电影只能带来一时的快感,时间长了就没感觉了,而小时候记住的一两句唐诗宋 词会终身受益。
中国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超乎所有人想象。当文化用金钱量化的时候,公众便能看到文化的标高。20年前一个被认为很不值钱的元青花罐 子,2005年在英国伦敦拍出2.3亿元,这在当时可以买两吨黄金。文物的升值空间逐渐增大的同时,也说明社会在尊重文化,把以前没有发现的价值不断放大。
文化财富:怎样看待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
马未都:如今,全球文明在求同,各国文化则应求异,应守住自己国家的文化特征。比如,如今好莱坞文化成了全世界文化的焦点。而我在30岁时看过 的电影来自英、法、俄、日各国,今天全球电影市场似乎被好莱坞垄断了,很难再看到印度电影、日本大片,这让文化变得没有生命力。
虽然日本动画仍是二维套路,没有高科技化,但是日本动画有自己的文化输出,这是日本动画畅销国际的最重要原因。一个民族需要有国家战略的文化输出,不是展现我们的丑陋,而是要向国际市场输出我们独有的价值观。
-
下一篇: 中国古代仕女图赏析(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