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背后的创作背景

来源: 互联网收集【声明】 编辑:小木 发布时间:2022-05-26 1.7k 阅读
  • 举报

    《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共两卷:剩山图,纵31.8cm,横51.4cm,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无用师卷,纵33cm,横636.9cm,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带你走进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背后的创作背景


    在元代后期画坛上,影响较大的是活跃于江浙一带的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四位画家,交往密切,诗画互赠,切磋探讨,常以合作山水画为乐。由于他们的绘画较能体现元代文人画的特色,因而被称为“元四家”。继赵孟頫之后,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山水画家当属书画大师黄公望,其平生得意之作即《富春山居图》,纸本水墨,是元代文人画较高杰作,在画坛上的地位与影响堪与书法界王羲之的《兰亭序》相媲美,被誉为“画中之兰亭”、“中国山水画第一神品”,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


    带你走进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背后的创作背景


    黄公望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晚号井西道人,平江常熟(今属江苏)人。工书法,善诗词、散曲,颇有成就。他从小志向很高,天资过人,苦心读书希望日后能成就一番事业。只可惜由于元代取消科举制度,限制汉族人做官,汉人做官必须从较低级的小吏做起,到了一定年限才能考虑升拨,况且汉族人在官场上也特别受排挤,就算做区区小吏也必须有人引荐。到中年才当上了浙西廉访司的一名书吏。后来他来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在御史台下属的察院做书吏,管理田粮杂务。不幸的是,他的上司张闾是个贪宫,后因“贪刻用事”被治罪,黄公望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诬入狱。黄公望的前半生为了功名奔奔忙忙,直到入狱后才看清了世态炎凉,更加看破红尘,从此四处云游,同时专心研究绘画。


    带你走进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背后的创作背景


    因为元代绘画的中心,不在北方京城而在富裕的江南。所以即使他遍游名山大川,却独钟情于富春山水,晚年结庐定居富春江畔的筲箕泉(今富阳市东郊黄公望森林公园内),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较辉煌的时期,留下了一大批杰作。从此,黄公望的名字与美丽的富春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富春江是造就他成为一代大师的摇篮,而他也为美丽的富春江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由于他直接受教于赵孟頫,从五代荆浩、关仝及北宋李成启学习,又及其热爱自然,有较全面的文化修养,早期以北宋大画家董源的画法为基础,吸取其他名家的长处,融合在师法造化中获取的营养,练就了深厚的功力,胸中积累博大精深,使他一起步便显示了艺术上的高格调,逐渐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面貌,所以绘画的品格极高。而黄公望享年85岁,至其晚年则纸本水墨的技法已经炉火纯青。其《富春山居图》可以说是代表其晚年风格的经典之作。

    元代的文人画家们格外推崇五代南方画家董源、巨然的淡雅天然山水画风。所以他在创作风格上主张学习前人,并重视保留自己的个性。提出见到好山好水就随时写生,不被动绘画创作,其画注重师法造化,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在画山水时,常常把淡墨的皴擦与赭色、墨青绿等色合染糅为一体,这种方法被称作“浅绛山水”,他一作浅绛色,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作水墨,皴纹较少,笔意简远逸迈,充分体现出“寄兴于画”的思想和“浑厚华滋”的笔墨效果。


    带你走进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背后的创作背景


    《富春山居图》是至元四年79岁时,在松江归富春山隐居,与好友无用禅师同行,于元惠宗至正七年(1347年)开始创作的。为了画好这幅画,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致即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至正十年时他83岁,为此图作题跋,尚未较后竣稿。无用禅师不放心,怕被人夺爱,便请黄公望在画中题文,明确归属。但较后何时完成,终不得而知。

    细看此图中借渔人开头与结尾都循环而行,自成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这或不是偶然。黄公望心目中的“富春江”,其实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江水,而是一条极富有意味的江水,把绘画当作排遣心中愁绪和陶冶性情的一种工具,经过三四年的素材收集、草图拟划与意象经营,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画上的题诗、题文不仅倾注了他的感情,而且融注了他对时代、对传统、对知识人命运的生命感受,不断地寻找着较理想的表达方式,历时7年终以苍润洗练、自由变化的笔墨和优美动人的意境,画出了自杭州至桐庐的富春江上的旖旎风光,表现了山水内在的生命,终是成就了这幅极富有意味,又似融有一种仙风道骨之神韵的《富春山居图》,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审美观念影响深远,明清许多画家和近代画家都从中得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