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教育思维观念问答:家长篇(下)

来源: 互联网收集【声明】 编辑:小木 发布时间:2020-09-26 728 阅读
  • 举报

    慢教育思维观念问答:家长篇(下)


    慢教育思维观念问答:家长篇(下)

    接中篇

    16.  问:近日看了个全国的儿童画展,虽然作品来自不同的省份,但画中的形象却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儿童都在画这种被统一的造型样式,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答:

    的确,就像你所说,画展上的画,甭管是哪里的小朋友画的,画中的树、小鸟、房子、太阳、云彩、花草、鱼等形象就像一个老师教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教育观问题。有的教师认为,画既然有技巧就需要教授,于是就把成人感觉的造型或图书资料上的形象直接教给儿童,结果造成形象的千篇一律。而实际上, 儿童画是思维活动,是儿童把感觉变成了形。教师只在儿童把感觉转换成形时起引导作用,并不直接教给儿童画的技巧。因为每个儿童对事物的感觉会因个性不同,认知不同,爱好不同,画出的形象也会千姿百态不会重样的。二是教师也知道直接把成人认为的知识教给儿童不对,但“市场”需要,社会需要,学生画得很像更能让家长接受。甚至还有家长以常见的被统一的形为范本,埋怨孩子画得怎么不与书上的一样。儿童感觉的形象常常被家长说成乱七八糟。


    慢教育思维观念问答:家长篇(下)


    “画得形一样”使很多孩子丧失了想象与创造能力,没有自己的感觉了。其实, 成人教给儿童的任何知识,只是为以后发展创造打基础,这些知识本身并没有创造力。如果教师教给儿童的是一些死知识,这些知识在实践中不能为创造出力,为想象所用,这样的知识就是无用的知识,甚至起到束缚想象的羁绊作用。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不同于别人的知识结构和“饮食”特点,不要都吃一样的“食物”,这样才会有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样式,适应社会不同需求。所有儿童都画一个模样画的罪魁祸首就是所有的儿童都按一个“饮食配方饮食”,得到的营养结果是一样的,致使儿童画上形象被“标签化”“样本化”,吞噬了儿童的所有感悟,使儿童没有了感觉, 没有了体验,没有了自己的视角。而事实上,人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与别人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自己的视野,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思考。在学习和工作中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从中找到一个突破点。这个人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不是只要有知识就能成功。


    慢教育思维观念问答:家长篇(下)


    17.  问:为什么在孩子学画初始通过模仿画得很像的孩子,长大了反而画不像了;

    一开始孩子很有想象力但画得一点儿也不像甚至“乱七八糟”的,长大后却能画得很像,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呢?

    答:

    孩子通过模仿虽然能画得很像,但也只是一个对形象的简单记忆,没经过孩子的感觉、理解、消化、吸收、取舍等思维过程,孩子在画时并没动多大脑筋。这时孩子的头脑就像电脑存放资料的文件夹,需要时调出来即可。虽然画出来了,但只是一个简单复制,当孩子长大后不喜欢模仿了,头脑里仍与以前一样简单。当他面对一个新的事物时,当然就画不像了。一开始画不像的原因是孩子的理性系统还没建立,画画靠直感,还不能把握比例、结构等造型要素,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生理还不具备画像的能力。他们在乱涂乱画中体验的是运动的快乐,培养了想象力及主动学习能力,长大后自然就学会了观察、理解、分析和动脑,也就理所当然的画得像了。


    慢教育思维观念问答:家长篇(下)


    18.  问:孩子跟一个老师学画,学习方法是老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简笔画,让学生比着画。画前,老师先在黑板上分解出步骤图,再作具体示范,看上去教学非常规矩,学生画得很像。但也有家长说,儿童画画老师不宜作示范,学生都画得一样不好,长久以往孩子的想象力就会受到限制。这两种方法好像都有理。老师您认为呢?请点评一下。

    答:

    示范是中国传统教育最重要的方法。有教师说,教多少遍,不如示范一次。示范确实能快速让学生掌握造型要点、重点。但我觉得示范主要对 9 岁以后的学生有效,还得是素描或写生,想象画没用。9岁后的儿童已对比例、空间有了朦胧的认识。9 岁前的儿童画是自我为中心,以直感为造型方法,所以,作用不大。示范对 7岁前的幼儿不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还抑制了儿童的想象。其原因是:7岁前特别是五六岁的低龄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与9岁后学生有很大不同。 此时的幼儿画画仅凭直感, 在他们的意识里还没有建立起比例、透视、遮挡概念,是画不出空间、立体感觉的。


    就拿画一个小方凳来说吧,9岁前的儿童如没被“硬教”过,不可能画出我们眼前的真实板凳造型的。五六岁儿童画的小方凳,应是一个不合比例、透视的小方形,在方形边上“趴着”四条腿的板凳。儿童的意思仅是告诉人他知道板凳有四条腿,仅此而已。此时的教师示范应是,前面的板凳腿长,后面的板凳腿短,前面的板凳腿挡住了后面的板凳腿,还有板凳是成角透视还是平行透视,轮廓线的倾斜度是不一样的。教师是成年人,“一出手”就是空间、透视、遮挡,不可能按幼儿的视觉作示范,让板凳腿在板凳面两旁“趴着”。这样的示范只能使年幼的儿童更迷茫,更不知所措,更不知道怎么画,从而失去了绘画的主动性。


    作为教师,当你面对的儿童不懂比例,不懂透视,不懂空间,在他们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你的示范还有用吗?此时,儿童画不准形是普遍现象,教师为达到效果,就要动手纠错,当教师把形改完后,儿童还能在老师改过的画上继续画下去吗?这样的示范将会引导儿童走向何处呢?


    慢教育思维观念问答:家长篇(下)


    19.  问:孩子很喜欢画画,但孩子的爸爸不让画,理由是怕耽误孩子学习文化课,我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但也有些困惑。请问,孩子画画会影响学习文化课吗?

    答:

    不能简单的认为孩子只要学画,就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这要看教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法。我觉得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但不影响文化课,反而会促进文化课的学习。儿童画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创造能力,不是为了当画家。像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都需要很好的想象能力才能学得更好。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的能力也需要想象创造能力的支持。


    中央美术学院郑勤砚博士曾写了一篇《艺术教育究竟有什么用》的文章,全面介绍了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科贝特小学开展的一个项目叫“艺术开启大脑”的活动及教育经验(《中国中小学美术》2009 年第四期)。这项活动的发起人琼·阿什可拉夫特说,因为他看到了艺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薄弱学校的重大作用。文章说,“艺术开启大脑”项目学校的学生,阅读、数学、写作等科目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比学校的学生。


    慢教育思维观念问答:家长篇(下)


    亚利桑那州公共教育的督学汤姆·霍恩说:“如果他们担心学生的考试成绩, 要想办法让他们考高分,他们给孩子的艺术教育应该更多,而不是更少。”郑勤砚博士的文章还说,“艺术教育能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益处,无论是数学、阅读、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还是口语技能。学生学习艺术还能提高他们的动力、专注力、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兰德公司 2005 年关于视觉艺术的一个调查显示,人在艺术体验中获得的内心愉悦与刺激,不仅仅美化了他们的生活,还能使人跟世界发生更加深层次的联系,开阔人们的新视野。”郑勤砚博士说:“艺术是儿童的一本最佳的‘启蒙书’。艺术形象思维能把感觉、情感和理性相结合,通过表象去创造对象与完成作业,解释经验,促进顿悟。


    艺术为学生提供发现过程中的‘Aha’,推动他们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在更深的层次把握对事物的领悟,发现并更新着我们的想象。从学习的性质来说,学生采取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称为‘认知性学习’,而另一种则称为‘情感性学习’。艺术能丰富并推动儿童的情感性学习,这是由于艺术表象最易激起他们的情感反应,增进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与爱好,促进他们格外努力地去学习。”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只有“情感性学习”的方法才能促进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那些在儿童绘画中把事物“标签化”的图示教育方法,是不会起到促进儿童思维能力发展的。如,这是树,这是苹果等,久而久之这些形象就是这个物的代名词, 需要时就把它一成不变的画下来,这种被“标签化”的教育方法毁掉了好多儿童的想象力及主见精神,变成了只会死读书,不会与人交往,性格孤僻偏执认死理,生活枯燥死板没情趣或不会学习和工作的人了。


    慢教育思维观念问答:家长篇(下)


    20.  问:儿童把画画当成游戏这样对吗?

    答:

    在中国旧教育的蒙学读本《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勤有功,嬉无益”。意思是说,只有学习才是正事,把孩子的玩儿看成“胡闹”“没正形”和浪费时间。期盼给孩子的头脑里装些“将来能用得着”的东西。


    这些错误的根源就是,看问题没以孩子为中心,孩子的生活就是依附成人的生活,学习就是听大人怎么说。像简笔画,蒙纸涂画,在印好的形内填色,临摹名人作品等这些做法都没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其实孩子玩耍、嬉闹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才是最自然的教育。


    好多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及良好的品德都是在玩儿中受到启发的,如:关爱、友好、团结、合作、尊重、谦让、好学、和善、良知、荣誉、韧性、自强、毅力、团队精神等重要品质都是在玩儿中学到的,再好的课本也学不到这些内容。


    好多考上大学的“书呆子”出现心理问题大多欠缺这些素质。有的家长把学识与“书本上的知识”等同起来,把玩耍、想象、创造与“书本上的知识”对立起来,好像一玩儿就没知识了。就像绘画,儿童的好多想法都是在“画着玩儿”时涌现的,不是在事前就有了安排。如果家长能把儿童绘画当成“玩儿”的一种形式,家长就不会在乎孩子画上的所谓“错误”了,心情自然也会平静了许多, 变得放松起来。但在生活中如果让一些家长二者只能取一,家长宁可取“书呆子”,也不取“会玩儿”不会考试的孩子。因“书呆子”与“学习好”比较近,玩儿与“学习孬”比较近。


    慢教育思维观念问答:家长篇(下)


    21.  问:您说过,“7岁由于理性知识的增多,想象和创造能力会逐渐减弱,观察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很大发展,但画仍保持幼儿大部分特征”。也就是说观察力要等到 7 岁才会有吗?

    答:

    不是儿童到了 7 岁才有观察,而是 7 岁前的儿童观察力还比较弱。观察力与理性有很大关系,会理性思考的孩子观察力自然就会好一些,理性思考要在 6 岁半左右才会逐渐形成,之前,大多是非理性思维活动。7 岁后孩子的理性思维逐渐会增多,想象会因理性加强而减弱。现在小学生中年龄越大,画画得越少,大多也是这个原因。


    22.  问:如果老师直接教给孩子怎样画会很见效果,家长也容易满意,但依您的观点孩子的画“进步”太快了反而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答:

    对于儿童画画需要的技巧,一般都认为只有借助成人知识经验才能提升儿童绘画的“含金量”,其实不是,成人知识往往不能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儿童天生的“情感性画法”并不能消化吸收成人的“理性技巧”,两者只能撤换,不能融合, 这也是儿童一旦接受了成人经验就丢掉了自己的天然画法,使儿童画不再好玩儿、有趣、可爱了。这个进步不是真实的。儿童绘画技巧主要靠自己观察体验所得。对于儿童画来说,能帮助儿童完成想象的就是技巧,而不是现成的成人技法。学生能力的提高来自思考、观察、体验和创造,并不靠教师过度的教。孩子画画最可怕的是, 本来是需要孩子自己感悟的事,却在教师的直接灌输下变成了纯粹的技艺。在儿童美术辅导上,教师要尊重儿童自我表达形式及情感和生活经验,反对教师强加给孩子的美术表现技巧和形式。教师不要过多考虑画得形是否准确,重要的是儿童通过绘画完成情绪的展现和创造一个新的视觉符号。这个思维过程和体验活动会促使儿童智力的发展,从而获得真正的进步。